第331页

科技翻译家 风啸木 1006 字 2022-11-30

李浩推导出蕴含集群智能的数学逻辑原理,他通过科研辅助系统还有和毕野主任共同实验。终于研发出具有思考能力的集群智能微结构。

他伸出右手,在空气中打了一个响指。只看到王容哲面前立刻浮现出一个光幕。

上面显示出一段复杂的逻辑电路,这正是李浩设计出的微结构部分内容。

王容哲紧盯着光幕上的逻辑电路。

他不断的用手敲桌子,分析上面的逻辑电路。他看完之后,惊喜的说道:“你们用的逻辑电路很精巧,我看这个逻辑电路,真的可以进行小规模的数据演算,足以令芯片产生一定的智慧。”

李浩试探着问道:“王教授,那我们的用这项技术和你们碳基芯片进行合作。你看怎么样。”

王容哲一拍桌子,高兴地说道:“我个人十分同意这次合作计划。碳基芯片本来性能就超越硅基芯片,再加上你们的智能微结构,它的用途实在是太多了。

这种芯片的适应性就会非常强大,哪怕就是以后量子芯片投产。出于在成本方面的考虑,我们的碳基芯片也能用于低端领域。”

李浩看到王容哲轻易的答应合作,他都没有想到。直接把他准备的劝说计划停止。

他兴奋地和王容哲说道:“王教授,我们强强联合,一起制作出性能优异的碳基芯片。

我们公司准备两种合作方案,一种是独自掌握专利,采用互相授权的方式进行合作。

另一种是把这两项技术深度整合在一起。通过共享专利的方式,深入的研究新一代碳基芯片。”

从李浩的说法就能知道,他是倾向于第二种共享专利方式的合作。

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加精确的掌握碳基芯片的情况。再加上他们公司不差钱又投入智能芯片核心技术,所占有的专利份额一定不会太少。

但他说出两种方案,就是为了让王容哲教授方便的选择。

不只是碳基芯片是他的心血。王容哲教授是在体制内,用清华大学教授身份进行科研,又申请了国家科研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