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们怎么弄到的?”杜红梅兴奋起来,看着丈夫的眼睛像在发光。

见妹夫只会“嘿嘿”傻笑,杜洪江平复下心情,小声道:“用红糖换的。”

听了妻子的建议,杜洪江当机立断,那晚就去找村里几个关系好的人家,说是今年先借他们黄豆用用,年前直接拿钱给他们,相当于“买”了,省得他们还往供销社跑。而且他给的价钱公道,大家都乐呵呵同意了。就这么东家凑五十斤,西家凑七十斤,带了足足三百斤黄豆南下……可谓破釜沉舟了。

一路坐火车吃干粮,到了纳州找到糖厂当地的农民,凭借他的口才和妹夫的见识,直到换成红糖都很顺利。红田生产队地理位置独特,气候优越,是远近闻名的黄豆之乡,种出来的黄豆又大又圆,色泽黄中泛光,卖供销社能九毛一斤。要知道,那时候大米都才五毛一斤,九毛一斤的黄豆,堪比金子,所以每到年底,大家最期盼的就是分黄豆。

“金疙瘩”能磨豆腐榨豆浆做豆腐干豆腐乳,纳州人条件好了,总想吃点儿好的,他们带去自然受欢迎,用一斤黄豆换两斤“不值钱”的红糖,乐得嘴都合不拢。

可六百斤红糖不是小数目,他们根本带不上火车。俩人愁得不行,还是杜洪江咬牙,“换烟吧。”

与纳州紧紧相邻的就是红州,那里靠近越国,气候炎热,日照充足,有几个大型卷烟厂,工人家家户户都不缺香烟。他们把红糖带到红州去,走街串巷偷偷换成了更值钱的香烟,顺便置换了不少日用百货,塞满两个包,带上火车也不起眼。

这么偷偷干的,他们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刘玉珍却听得后背直冒汗,搞不好杜洪江这队长就干不成了。

“放心,我不会再让你们过苦日子。”一双大手悄悄握了握她,拿两支牙膏给她,“听说刷了牙白。”

刘玉珍含羞带臊瞪了他一眼,替他们把东西收拾出来,分门别类摆放整齐。杜洪江也不是小气的,他能破釜沉舟,还得多亏妹夫给壮胆,硬要把东西一分为二,两家人各半。

胡荣海不肯要,这相当于是大舅哥用命换回来的,一路也听他说过家里的困难,“留着给孩子换点学费,全子华子都得上高中,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不行,说好有我的就有你的。”杜洪江硬塞一半过去,刘玉珍也跟着劝妹夫收下,这么多年多亏他们两口子照顾,不然哪养得大这群孩子。

推来推去,正推着,就听淼淼大声问她奶奶饭好了没,她爸爸肚子饿了,几人赶紧把东西收好,等老太太进来,只剩两块肥皂了。

“办后事就办后事,还带啥东西。”黄树芬嘴上说着不要,手上却极快的接过去,闻了闻。

嗯,真香。

第0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