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7市长大人

最近两个月赢恪一直都在忙碌五阳市的各种政务,这让他实实在在感到了大唐帝国的与众不同。

说实话,他过去在秦国当宰相都没有这么忙过:大小事务多了几倍。他是到了现在才知道,原来管理一个城市可以繁杂到如此地步。

第一个感觉就是花钱,没完没了的花钱。他这个市长过手的资金比过去户部过手的钱财都要多,几乎每天都在批准各式各样花钱的工作。

五阳市作为西部重要城市,要扩建飞机场火车站,要修建地铁和新的给排水工程,甚至还要修建新的政府大楼,修建十几个所谓的地标建筑……

这些花钱的项目如果不是大唐帝国调来的官员们提出,赢恪这个市长是无论如何不敢批复的。在赢恪看来,这完全是在浪费国家资金。

如果在大秦帝国时代,有人在朝堂上提出修建新的广场,修建新的宫殿,一定会被大臣们抱团喷得怀疑人生。

可在大唐帝国内,各个部门的官员申请费用简直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仿佛申请此类花钱无数的项目,根本没什么要紧一般。

事实上也是如此,一开始赢恪还拒绝了一些提案,可后来这些部门的官员直接把他这个市长给弹劾了,上面派来了一个辅政官,给赢恪上了几堂课,让他明白了什么叫做拉动内需,活跃经济……

再后来赢恪就习惯性的批准了几乎所有的拨款申请,没钱就硬着头皮去上级部门申请了两次,然后他就发现他找别人要钱也和别人找他要钱一样容易。

在大唐帝国,仿佛这些钱都不是钱一样,政府每天都要把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金币撒出去,有许多时候连个响都听不见。

可两个月之后,赢恪就发现事情和他当初猜想的不太一样:他认为这种撒钱的方式只会让国家的资金减少,整体上应该只是安抚占领区的一种施舍。

可后来他却惊奇的发现,当他将钱花出去之后,当地的百姓就开始对整个五阳政府歌功颂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