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4和德三一样

这完全取决于这些陆军部队周围有没有空军驻扎,因为大部分的机炮都是从秦国的飞机上拆下来的。

大量的飞机被摧毁在地面上,或者因为跑道被毁瘫痪在地面上,或者因为故障报废在地面上……总之,大秦帝国的飞机有许多都已经无法升空作战了。

维修或者转运都太费力气了,所以干脆就拆掉,把上面的武器拿下来废物利用,突出的就是一个……随意。

陆军在拿到了这些东西之后,就把它们改装到车辆上,因为人反正是搬不动这些沉重的飞机上的机炮机枪的。

除此之外,秦军还用这类劣质坦克充当坦克歼击车使用,充当劣质炮台使用,充当运输工具或者做指挥车来使用。

可这样做给后勤带来了一场灾难:弹药型号不匹配,空军的储备给不了陆军,维修零件找不到……处理这些问题的秦国后勤部队焦头烂额,不少武器很快就会报废,被遗弃在战场上。

甚至有些时候同样的一种坦克零件都无法通用——这完全就是生产部门的原因。以为缺乏合格的工人,许多组装程序都是凑合着勉强完成的,拆下来的螺丝拧不回去的事情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油料补给因为丢了大华的油田时断时续,毕竟秦国也是产油国,他们还是可以为前线部队提供一部分油料的。

可因为要从国内运往前线,本就捉襟见肘的交通成了最大的难题。秦国的道路网络实在是不怎么样,建设了这么多年,也就只能用勉强够用来形容。

运了人就不能运枪,运了枪就不能运弹,运了弹就不能运油……这种情况让秦国对前线的支援变成了一种添油战术,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很白痴的做法。

为了节约燃料,降低部队转移时候被袭击的风险,秦军还开始大量装备自行车等民用设备工具。只不过随着蜀地的丢失,秦国储备的橡胶等原材料都开始缺乏,这类产品又昙花一现开始渐渐消失。

没办法,失去了南部地区,本来就地处西北的秦国只能开始使用人工橡胶来替代橡胶,勉强进行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