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拖后腿的海军

这三艘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尽管也只有305毫米,排水量也只有2万吨上下,可设备确实比蜀国的5艘战舰更好一些,所以……真打起来谁输谁赢还不好说。

巡洋舰方面蜀国倒是数量不少,因为蜀国希望自己的战舰可以保护自己的商船船队,在低烈度冲突中刷满存在感。

这种商人的思维让蜀国建造了33艘各种型号的巡洋舰,一直到蜀国灭亡这些战舰都没有参加过什么像样的实战。

后来这些战舰都投降了秦国,他们也没有二德子的风骨,也没有拧开通海阀来个悲壮的自沉什么的,就这么老老实实的改旗易帜,成为了秦国海军。

毕竟秦国之前是一个内陆国家,他们是没有海军这个兵种的,所以在控制了蜀国的港口,建立了自己的海军之后,依靠的还是蜀国的海军班底。

但是秦国方面本能的对这些蜀国海军指挥官们不太信任,因此他们在每一艘战舰上都安插了大量的自己人。

这种行为就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出现:第一是秦国旱鸭子们什么也不懂却身居高位影响海军调度指挥,降低了海军舰队的战斗力;第二个结果就是蜀国海军中低层官兵没有升迁渠道怨声载道,同样影响了海军的战斗力。

因为缺乏训练,也暂时得不到足够多的油料,这支海军已经一年多没有出过港口了,这种“存在海军”的战斗力究竟什么样,可想而知。

驱逐舰方面,多数都没有装备鱼雷的蜀国驱逐舰部队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力。指望他们去打打海盗,巡逻一下海域倒是没什么问题,指望他们去越级挑战大唐帝国海军,那真的是赶鸭子上架了。

就是这么一支其实不怎么样的海军,在秦国手里却要执行“攻击大唐帝国南部海域,牵制大唐帝国舰队”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赢铎也是心里没底,所以他决定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增加海军军费,拨款给海军,让海军建造更多的战舰,用以完成那个机密的,艰巨的任务。

秦国的造舰计划非常的庞大,看起来也很有针对性:秦国从希瑞克和多恩方面购买技术,自行建造和对外采购150艘各种型号的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