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找到了一种叫幸福的东西

而且,比他们梦想的,拥有的更多。

拉了拉车门把手,反复确认了自己的汽车被锁好了之后,中年人回头拿起了放在别人汽车发动机舱盖上的蛋糕,拎着一个皱皱巴巴的公文包走向了楼梯。

远处又有一辆汽车开进了停车场,发动机的声音和听了有些让人泛酸的刹车音渐渐远去。

这地下停车场并不能直接通向中年人安家的楼房,毕竟人防工程是人防工程,后来建设的小区是后来建设的小区。

回到了地面上,经过了一个小花园,中年人一路走向了他的家。花园的花坛周围坐着一群老太太,张家长李家短的再说着别人家的八卦。

放了学的孩童们在花园周围的铁栏杆上爬上爬下,互相追逐着打闹着,嘴里面喊着什么断魂刀开山掌之类的招式。

收音机里播放的评书是平民最好的消遣,每天傍晚孩子们大人们都要收听的评书里什么都有,清官断案、大侠救世、神探英雄……时间久了,孩子们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玩法路数。

在他们的眼中,那些铁栏杆就是城墙,那些花坛就是战壕,他们就是飞檐走壁的侠客,挣的那都是盟主或是司令。

能住在这个小区的,大约都是铜城第二钢铁厂的职工,大家也都熟悉,见面问候一句,点点头各自去忙,就是常态了。

一路上和几个熟人打了招呼,走到了一单元的大门,绕开了停在门口的一堆自行车,中年人走上了楼梯。

本就狭小的楼梯里,每一个缓步台上都堆满了破烂,有断了腿的柜子,有压着石头的大水缸。

大家的生活才刚刚富裕起来,留存东西的习惯还保留着。大家都这么做,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公德不公德。

二楼的缓步台上是刘大妈家的鸡舍,只留了一个人通行的过道。里面的十几只鸡咯咯咯的叫着,让楼房的现代化气息一下子归了零。

三楼的转角堆满了白菜,盖着一块破布,这都是李家老爷子过冬的粮食,十一月份的时候更多,现在都吃了一大半了。

没办法,当年逃荒的时候饿怕了,现在把吃的摆在自己家门口图的就是一个心安。别说这些老头儿老太太了,整个楼有一户算一户,哪家厨房里不囤个百十斤大米白面?

如今生活好了,你要说直接去抓过道里的一只鸡或者捡一颗白菜,那些老邻居可能都未必会要你给的钱,但是他们就是改不掉这些习惯,忘不了早些年那样的日子。

他们朴素的珍惜着眼前的生活,并且担心着这样的日子会突然间破碎。因此他们本能的囤积一切能囤积的物资,然后日复一日的把陈芝麻烂谷子吃掉,看着那些堆积如山即将坏掉的食物幸福的傻笑。

也许再过二十年,三十年……这些人走掉了,他们的这些习惯没有人继承,也就消散了。

可不要嘲笑他们,因为他们真的经历过那个时候,那个吃不起饭的时候。他们见面固执的问候对方吃了没,然后固执的认为听到对方回一句吃过了就是最真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