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踩在时代的风口,猪都会飞

“用不着三个月,最多两个月,沪联商厦就会成为过去式,以后提到上海,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万象广场!”徐总豪气万千的道。

秦浩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有信心就好,放手去做,我全力支持你。”

正在说话间,刘森已经带着周润发他们还有一众记者来到三楼。

周润发看着商场里人声鼎沸的景象,不由感慨:“没想到内地居然也有这么高档的百货商场。”

而这一句也被一直跟在他身后的记者敏锐的捕捉到,快速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阿浩,周先生、赵小姐咱们一起合个影吧?”刘森提议。

记者们纷纷架起相机,将这一幕定格。

趁着记者对周润发、赵雅芝他们做专访的工夫,刘森走到秦浩面前直接一个熊抱,满脸兴奋的道。

“阿浩,今天我总算是知道你为什么说香港市场小了,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钞票,好多钞票在往我们兜里钻啊!”

虽然刘森上次来过一次上海,但那只是走马观花,对于上海市场的认知还很缺乏,直到此刻他才明白,为什么秦浩会花这么大精力开发内地市场了,在香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在一家商场聚集这么多人。

此刻在刘森眼里,那些熙熙攘攘的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张张行走的人民币。

秦浩笑着拍了拍刘森的胳膊:“这份答卷应该足够你说服家族里那些老头子了吧?”

“哈哈,这回估计他们笑得假牙都要掉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十一点钟,抽奖活动将商场里的气氛推到了顶峰。

特别是在第一个一等奖——21寸索尼彩电被一队中年夫妻抽中后,抽奖的队伍直接从厂商里面一直排到大街上,虽然大部分人中的都是洗衣粉、米油之类的参与奖,但谁都没有空着手回去,还是让顾客们对万象广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至于那些中了大奖的,自然都成了万象广场最忠实的拥护者。

这还没完,虽说4月1日是礼拜六,但是1989年内地沿用的还是单休制,双休一直到1995年才开始实行。

白天不少人还要上班,下午六点过后,万象广场的人流量才算是达到顶峰。

秦浩眼看商场里的人越来越多,不得不采取限流的措施,只有里面出去多少人,外面才能放进来多少。

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顾客宁愿在外面忍受蚊虫叮咬,也要进去一睹万象广场的真容,心理学称之为从众效应,就好像吃饭的时候都愿意找人多的饭店。

一直到晚上九点十分,万象广场已经超出营业时间,即将关门,依旧有不少顾客不愿意离开,直到万象广场大门全部关闭,这些顾客才悻悻离去。

顾客回家了,但是万象广场里面依旧灯火通明,各个商铺都在紧急盘点库存、补货,超市里面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很多热卖商品都被抢购一空。

财务部也在抓紧汇总今天的销售数据。

一直忙到凌晨一点钟,秦浩跟刘森终于拿到了财务报表。

仅仅开业当天,光万象超市这块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35万人民币,人均消费达到了150块。

而整个万象广场的销售额则是突破486万,人均消费达到540块。

这可是在1989年,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也就五六百块钱,如此恐怖的消费力,也说明一个问题,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在与日俱增,只要是能够满足民众需求的产品,他们是愿意花钱消费的。

万象广场之所以成功,除了秦浩层出不穷的宣传手段外,更多的还是戳中了当下民众对市场经济下商品匮乏的痛点。

踩在时代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顺势而为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当销售数据公布的那一刻,整个万象广场欢呼声震天。

特别是那些产品卖爆了的厂商代表,一个个手舞足蹈,嗓子都喊哑了,因为他们很清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产品在上海乃至全国都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等待他们的也必然是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南京钟表厂的厂长就直接冲上前给了秦浩一个熊抱:“秦总,你可真是我的活菩萨啊。”

“钟厂长,我记得之前你可是死活要自己派销售来的”徐总见状调侃道。

钟厂长急得满脸通红:“哎哟徐总,你怎么好掀人老底的”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