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八十年代的百万富翁

“这样,咱们明天各自拿一部分国库券去不同的支行兑换,银行柜员肯定会问你们这么多国库券哪来的,阿宝你就说是太仓县农机厂、陶陶你就说化肥厂,听说国库券可以换钱,厂里的职工让你们来兑换的,另外我再给你们一个电话号码,如果他们说要打电话去查证,你们就把这个号码给他们,记住,不要慌,你越慌他们越是会怀疑。”

秦浩见二人紧张的样子,于是又补充了一句:“明天你们先跟着我去一趟,看看我是怎么应付他们的。”

陶陶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阿浩,这号码是怎么来的?万一银行真打电话去问怎么办?”

“放心,这个号码是太仓县招待所的,我给了服务员每人五块钱,他们会帮我们糊弄过去的。”

“你小子还真是诡计多端呸,是足智多谋。”

当天晚上,陶陶跟阿宝都没有回去,就在秦浩家的小床上凑合了一晚,这俩货胆子太小,一晚上都没怎么睡,翻来覆去跟烙饼似的。

到了第二天早上,二人都顶着个熊猫眼。

简单吃了个早餐,秦浩就带着他们去了附近的一家人民银行。

八十年代去银行办理个人业务的其实很少,普通老百姓本身没多少钱,几百块的也犯不上去银行弄个存折,私人企业、个体户也没办法从银行贷款,这个时期银行的主要业务还是对接国企。

不过人民银行是个例外,因为有兑换外汇的业务,这年头外汇可是个香饽饽,外资企业要想进入中国市场投资,需要把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国内的企业接国外的订单,需要购买一些国外的零配件或者是设备,也需要把人民币换成外币。

另外还有不少公派出国,或者是留学的,出国前也都会到人民银行兑换外币,不过兑换的金额是有限的,剩下的就只能自己去找路子了。

“兄弟,要外汇吗?便宜点给你。”

秦浩三人刚到人民银行门口,一群人就悄悄凑了过来。

很明显这就是群倒腾外汇的倒爷,1984年如果按照官方汇率,1美元是兑换2327元人民币,但是在这些倒爷手里,最少就变成了1:5甚至是1:6,没办法,谁让每个人兑换外币都是限额的,西方世界又不认人民币,不少急着出国的人,就只能花高价从他们手里购买外汇。

“有名片吗?”

秦浩的话让那位倒爷一愣,随即讪笑道:“这位兄弟真会说笑,干咱们这个谁会印名片啊,那不是等着被抓嘛。”

“倒也是,我们先进去办点事,回头有需要再找你。”秦浩说着就带着陶陶跟阿宝进了人民银行的营业厅。

排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队,才轮到秦浩。

柜员隔着半扇玻璃窗问:“办什么业务?”

“兑换国库券。”

面对秦浩拿出一叠厚厚的国库券,柜员明显愣了一下,很显然这样的业务她之前还没办理过。

“那个,同志你先等一下啊。”

没多久,一个身穿西装的中年男子就把秦浩三人请到了办公室。

“这位先生,就是你们要兑换国库券吗?”

“是的。”

“方便让我看一下吗?”

“没问题。”

中年男子拿起一张国库券查验了一番,随后不动声色的放了回去:“这位先生身份证带来了吗?”

陶陶跟阿宝都替秦浩捏了把汗,秦浩则是不慌不忙的从包里掏出一张假身份证,这是他从那群想要打劫他的社会青年身上搜刮来的,身份证号码、地址都是真的,至于图像,这年头身份证上面的图像基本只能认出个脸部轮廓,想通过身份证上的图像认出是不是本人来,那得专业的刑侦警察来。

“在这呢。”

中年男子又问了一些关于太仓县的问题,秦浩都是对答如流。

“这位同志,这些国库券是有什么问题吗?怎么感觉你像是审犯人似的呢?”秦浩装作不耐烦的道。

中年男子笑着安抚:“同志不要误会,我们也是要为国有资产负责嘛,现在没什么问题了,小李,还是你来为这位同志办理兑付吧。”

“好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