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山外有山

那座山实在是太高,他跨不过去,但是现在有另外的高山让他攀登,这次机会他怎么也不会放弃。

转眼,已经是1937年1月份,北方正值严寒,鹅毛一样的雪花片片跌落,但是这并不妨碍选拔赛的进行。

一众北方武林人士云集南京大饭店,此前海选赛已经全部结束,此时进行的已经是正赛,一共有68名拳师入围。

比赛的赛制、规格完全照搬世界格斗大赛,也算是让选手提前适应。

按照南北武林双方商议的结果,北派武林这边决出前三名,可以获得参加世界格斗大赛的资格,南派武林则是只有两个名额,当初为了这一个名额之差,可是差点让双方当场打起来。

最终还是在宫宝森跟孙禄堂等一众武林前辈的压制下,才算是把事情定下来。

一直到临近春节,比赛才全部打完。

南派武林最终进入决赛的两名选手,一个叫王超,一个则是练洪拳的高手。

王超跟王凯这哥俩提前在半决赛中相遇,王凯以一招之差败北,好在王超拿到了一个名额。

而北派武林这边的三名选手,一个是马三,一个是练八极拳的高手,另外一个则是自然门的高手。

虽说比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盘下黑手,不过总体上还算是公平,期间涌现出的一些年轻拳师,也让宫宝森十分欣慰。

原本宫宝森是打算把这个赛制完全照办下来,在国内也举办类似的比赛。

然而,很快就发现这一套在国内根本行不通。

不说别的,首先就是钱的问题。

光是举办海选的钱至少也得好几万大洋,这笔钱国民政府可舍不得掏,原本宫宝森还指望着找商家赞助。

但是很快就发现,这条路也行不通,因为国内现在连电视都没有,光靠报纸报道带来的广告效应实在是太渺小,商家又不傻,一场比赛全程赞助下来起码得十几万大洋,这还不算选手的奖金。

无奈,宫宝森只能打消这个念头,好在明年还可以举办选拔赛,有了这个渠道,也不至于让那些年轻拳师在最能打的年纪被埋没,他甚至希望今年马三这批人其中有人能够获得冠军,来年就有十个名额了。

正是由于对来年的世界格斗大赛特别上心,宫宝森也打消了立马退休的打算,继续在南京国术馆馆长的位子上发光发热,这也让马三心怀怨怼,明明说好了让他接班,结果老爷子硬是霸着位子不挪地方。

当然,当着宫宝森的面,马三依旧还是毕恭毕敬,不敢让老爷子看出来。

正值除夕夜,津门的天气显得格外阴沉,空中飘着鹅毛雪,刺骨的寒风直往骨头里钻。

由于宫若梅跟秦浩在美国,宫宝森这个除夕夜也只能跟马三、老姜一起过。

三人都喝了不少酒,老爷子跟老姜终究是年纪大了,很快就喝醉睡了过去,马三却只是微醺,从宫府出来后,正准备回家,路上一辆马车却悄然跟了上来。

一开始马三也没在意,但很快他就发现,那马车一直跟着自己,他快马车就快,他慢马车也慢悠悠的跟在后头。

常年练武,马三的危机意识还是很敏锐的,脚步放缓,手也握紧了拳头。

正当马三准备回头将车夫制服时,马车的车帘却被撩开。

“三哥,除夕夜一个人在街上闲逛多没意思,不如找个地方喝一杯怎么样?”

马三一看,防备的动作放松下来,没好气的道:“李思,是你小子,大除夕的不在家过年,鬼鬼祟祟跟着我做什么。”

李思嘿嘿一笑:“这不是刚从家里吃完年夜饭出来,正打算去翠微楼嘛,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三哥您了,走吧一起喝点儿?”

“你小子,整天花天酒地,日子过得潇洒啊。”马三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有些羡慕这小子的,这位算起来也是形意八卦门的弟子,不过属于那种记名弟子,老爹原先是正黄旗的一位贝勒,算起来跟溥仪还是表兄弟。

后来清朝完蛋之后,很多八旗子弟都落魄了,他却依旧活得滋润,再加上后来老爹死了,也没人管着,想干嘛就干嘛,花钱如流水一般,也不知道这小子的钱都从哪来的。

“三哥快进来吧,这寒冬腊月的,外边儿多冷啊,我这马车里有火盆,热乎着呢。”

一阵冷风袭来,李思缩了缩脖子,招呼道。

马三骂了一句:“瞧你那点出息,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习武之人,这点冻都扛不住。”

话是这么说,马三还是上了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