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没有气怎么办?

轻轻扣响房门,孙禄堂热情的将二人迎了进去。

一进门,秦浩的目光就是一凝,只见院子里站着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一身戎装,杀气腾腾,整个人就像是一柄出鞘的利剑,锐不可当。

“这位是我的至交好友,武当剑下乘丹派传人李景林。”

如果光看“下乘”两个字或许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个不入流的下等流派,实际上,武当丹派剑术乃是武当山派镇山剑法之一,只是因为武当派作为道教信仰,求的是白日飞升,丹派只是作为命功修炼法门的一种,所以才不太出名。

实际上,张三丰最杰出的弟子“张松溪”就是丹派第一代传人,后来“张松溪”回到家乡还创建了“松溪派”流传甚广。

“见过李师叔。”秦浩抱拳拱手。

李景林上下打量了秦浩一阵,惊异的道:“你可是修炼过道家内功心法?”

“前几年在游历时,遇到了过几个道家隐世之人。”秦浩淡淡的道。

李景林微微点头:“我说你气血如此内敛,若不是孙师兄说你早已将命功练到极致,我还当是个没练过武的。”

一般来讲,练武的人气血较之正常人要旺盛得多,看起来红光满面,也有传说中外功练到极致,太阳穴高高隆起的症状。

而秦浩之所以气血内敛,主要是修炼了道家的性功,虽然这么多年都没练出气感,但的确能够帮助秦浩平心静气,锁住气血,使其流失减缓。

对于李景林能够看出这一点,秦浩倒也不意外,武当派毕竟是玄门正宗,李景林又是武当派传人,肯定也是性命双修。

孙禄堂对二人道:“既然你们都是性命双修,不如相互印证一二,说不定就能勘破那道关卡,为后辈武人开辟一条通天之路来呢。”

秦浩倒是无所谓,或许在别人看来,性命双修的功法异常宝贵,可在他看来,价值有限,练不出气来,什么都是白扯。

不过让秦浩意外的是,李景林居然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似乎是看出了秦浩的惊讶,孙禄堂笑着解释:“李贤弟已经决定,等南京国术馆成立后,就公开武当剑法,不分派别,只要想学,他都会倾力传授!”

宫若梅眼里满是震惊的望着李景林,作为宫宝森的女儿,从小她对武林中的规则知道得并不少。

一个门派的功法,对于这个门派的人来说,就是无价之宝。

先不谈门派功法泄露后,敌人研究之后反过来打你,就拿门派这些长老、弟子来说。

自己辛辛苦苦学来的功法,就这么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辛苦,花的钱怎么办?

如果是一般的小门派也就罢了,可能功法不公布没人学,传承就断了,不得已而为之。

那可是武当丹派啊,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名门大派,那得是多大的阻力。

之前,宫若梅眼里,她父亲宫宝森就是唯一的高山,不仅仅是因为他功夫高深,无一败绩,更因为他的胸怀、气度,整个北方武林无人不为之赞叹。

然而,现在宫若梅见到了另外一座高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比她父亲更高的高山。

院子里,秦浩跟李景林先是印证了性功,武当派的功法修的是内丹术,采取的是以肉身为炉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神气相合的法门踏入金丹大道。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气从哪里来?

都说炼精化气,可化不了气该怎么办?

在秦浩看来,所谓的气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气”游离在空气中的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不知什么原因忽然消失了,亦或者是如同潮汐一样,这个世界正处于退潮期,所以完全感受不到“气”的存在。

另一种“气”的确是通过肉体温养得来的,但是人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由于食物、空气、水等等原因,身体受到污染,已经无法在“养”出气来。

“不,你的想法有些偏激了,我觉得或许是我们的肉体还没有达到极致,所以始终无法炼精化气。”李景林立即反驳道。

秦浩也不争辩,冲宫若梅使了个眼色,宫若梅立即会意退了好几步。

却见秦浩站起身,右手握拳,也不见他怎么酝酿,随后一拳,就直接砸向石桌。

“轰隆”

足足三十厘米厚的石桌轰然裂开,而秦浩的手却只是红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