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江镇的底线

老家也在分田呢。

而且他们又相信金江镇的官员。

于是不少的百姓提出要回去故乡,愿意放弃在辽东奋斗多年的积蓄,只求归家的安置。

本来官府是担忧的。

此举太过耗费资源,容易消耗金州的物资,但很快发现,提出回去的人并不多。

更多的百姓都不愿意动。

老百姓的力气很大,在干活的时候。

但有是有老百姓的力气又很小。

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从辽东返回故乡,其余不提,一路上千里甚至数千里,穷家富路,没人愿意折腾。

于是官府同意了去留自便。

“而且林如海参考将军当年在辽东治理灾民的事迹,提出在国内以工代赈,要招募五十万流民为大军服务。”

“原来的二十万民夫送到辽东就地安置,能腾出二十万个位置。”

“善。”

唐清安同意了。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并不需要顾道初亲自来询问自己。

不过当年关于辽东移民之事,是众人商议后确认的,现在的举动,属于违背规则的事务,定然是需要当面说清楚。

金江镇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完善的组织。

唐清安需要做的就是维护制度。

“国内百废待兴,恢复元气不是一两年之功,总体上百姓们还是勒紧裤腰带。”

“二十万功民安置在辽东,长久之事谁也无法得知,但是短期来看,对他们的确是好的结局。”

“这些都要跟他们讲清楚,避免以后有了变化,然后埋怨我们不公平。”

唐清安仔细交代。

金州。

必将随着金江镇的搬离,且随着国内逐渐的安宁,很难再保持这些年的发展速度。

放缓脚步是必然的。

现在安置到辽东,对二十万灾民是好事,十几二十年后可不一定了,说不定多少人会抱怨不公。

顾道初点点头,理当如此。

治理地方说容易又容易,说难又非常难。

都知道人心的重要,可人心哪里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几句华而不实的话,怎么可能就获得人心呢。

例如现在的移民之事。

看上去多简单呢。

但是不提前布置周全,不把未来的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轻易的做出决定,必然容易留下隐患。

好事变成坏事。

这就是官僚作风。

……

“金江镇……越来越……厉害了,可惜了……”

躺在病榻上。

贾琏形如尸骨,说话断断续续,眼神无光的望向来探视他,济州岛的官员们。

济州岛最奢华的宅子。

里面养了几十名来自世界的美人。

当年的双胞胎红夷女,几年下来老的快,很快就被无情的贾琏驱赶出了宅子。

在外面买了间普通的民房,让两个嬷嬷看顾二人的生活。

不过。

双胞胎红夷女,为贾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老人走了,新人来了,且一发不可收拾。

以前在荣国府。

二房还有说话的地位。

到了金陵。

贾赦才是当家人,得了势撕破了脸,直接拿回他所有的权利。

二房当然不依不饶。

贾政虽然迂腐,王夫人手段可不差。

背后还有王子腾支持。

最重要的是。

二房的姑爷是保国公。

贾琏顾虑自己与保国公的私人交情,不愿意参合父亲与二房的争斗,索性躲到了济州岛。

原来就放纵,这一两年更是不分昼夜的寻欢作乐。

美酒佳人常伴。

身子不行了就吃各种药品。

补来补去。

终于把身子熬干耗尽。

贾琏感到死亡的脚步,这才幡然醒悟。

自己有这么多机会可以青史留名,却被自己的欲望遮住了眼睛,实在是可笑可笑。

但是真的亏吗?

济州岛的官员们,望着这位最潇洒的贵公子,眼神极为的复杂。

有看不起,也有羡慕。

第二日。

贾琏病逝在济州岛。

……

贾琏的丧事,贾赦顾不上。

谁也不清楚贾赦是什么想法。

说他忠君吧。

他并没有北上救援皇帝的举动。

说他想要与金江军争天下,他也没有禁止金陵与济州岛的商贸,而且今年发往济州岛的船只,明显是去年的两倍不止。

以前勋贵们虽然打开了条口子,但是能参与海贸的都是大势力。

普通商人只能眼看着。

从前年开始,就有商人不再遵守法律,试探出海经商,到了今年立刻引发了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