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保国公唐清安

与莱州的莱山大营形成犄角之势,以应对金江军可能的威胁。

他的撤退,导致原忠顺王在登州布置的防线毁于一旦,轻易的让金江军控制了地方。

除了城池,地方上已经是金江军在维持。

两个月的时间里,登莱的形势变化之快,令人们咋舌。

不显山不露水。

金江军稳步的蚕食,扩大了根据地。

朱秀见状,直接派出了一营,整整三千人马,不打金江军的旗帜,接管了登州各地空白的军防。

没有人顾得上弹劾吴兆元。

贼军在中原犹如烈火燎原,无法收拾,山东境内曹县,单县已经出现了贼寇的身影,最远深入巨野。

各地都在固守待援,等候朝廷大军剿寇。

因为朝廷不消灭贼寇必死。

运河落入贼寇的手中,失去了南方的粮食,京畿不攻自溃。

山海关各将。

总兵左钦,游击马忠周,游击时春。

奉诏入关。

辽西军各将。

拒奉诏入关。

但是辽西军趁着山海关兵力撤走,顺势占据了山海关,此事又是遵守了朝廷的调度。

各地节度使,乡兵,民兵搜刮一空,重新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宣称百万大军。

命退回陕西和甘肃的固原总兵刘明先,宁夏总兵李坚,在屯驻于河南湖广一带的程之信等,参加围剿贼寇的作战。

这是朝廷费劲了周章,才重新组织起来的力量。

为了让将领们奋勇作战,皇帝大量的下发了职位,作为实力与兵力最多的一支,程之信不但成为了节制使,也获封伯爵。

同时。

为了安抚平辽侯,下诏封公。

保国公。

世袭金江镇节制使。

乃八公镇国公,理国公等之外,第九位获得公爵的人。

……

“李长松已经投靠了平……保国公。”

刘英看向赵雍。

作为辽西军一直以来的两位总兵,他们打仗的本领不强,逃跑的能力却不弱。

能打仗的将领都死了,不会跑的也死了。

留下了的只有他们这种。

熬着熬着,成为了最高军事长官。

“保国公。”

赵雍嘴角动了动,眼里看得出羡慕。

“你说他有没有可能皇帝?”

“什么意思?”

刘英莫名其妙的反问。

“如果他当了皇帝,能不能给个国公咱们当当?”

听到赵雍的奢望,刘英下意识的摇头。

“金江军人才济济,就算保国公真当了皇帝,你我想要出头当国公,恐怕没有这个资历。”

“凭什么?”

赵雍语气不满。

“他当皇帝坐天下,难道连个国公多不愿给咱?”

越想越不甘心。

“咱得让他知道,想要获得咱们的投靠没问题啊,但是他得承诺,日后让咱当国公。”

刘英听闻,神色怔了怔,缓缓瞅了眼赵雍,所有若思的收回视线。

过了几日。

贾鉴和李长松,带着北镇的将领,亲自抵达锦州。

此时。

刘英,赵雍等人,早已来锦州等候。

这次的碰面,是三方之间心照不宣的大事,商讨投靠保国公的后续事宜。

辽西军还有三万兵,除了控制辽西走廊,最近又控制了山海关。

比起北镇。

辽西军的本钱不小。

别看金江军势强,但仗着地利的辽西军,还是有一守之利。

特别是新得的山海关,没有辽西军的同意,金江军甭想从山海关入关。

李长松本钱小,且已经造成了既定的实事,金江军派了两营,份驻扎了各兵堡。

相当于控制了出北镇城外的地利,北镇成为了孤城。

虽然北镇失去了反抗之力,但是也获得了信任。

所以宴席上,李长松极力夸赞保国公的仁义,以此打开话题,让辽西军松口。

刘英只顾吃菜,赵雍见刘英的样子,心里暗骂一声。

两人知根知底,刘英是老狐狸,指望不上他。

于是,赵雍直接开口。

“辽西军不同北镇军,辽西走廊人口十馀万屯田,兵力高达三万,驻守三海关,背靠京畿。”

赵雍点名山海关的重要性。

“有了山海关在手,不但为保国公打开了大门,还能为保国公增添三万精兵。”

“老贾,你认为咱说的对不对?”

贾鉴原来是史鼐在辽西的幕僚亲信,和赵雍刘英等是老熟人,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