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劝慰探春

听到贾探春的话,唐清安不忍探春太过苛刻自己,真心劝慰她。

“有些事是避免不了的,虽然你没去看他,可这几日你把自己忙的脚不沾地,又是为什么。”

探春急忙解释道:“送来了最后一批草原的事项……”

唐清安摇了摇手,打断了探春的解释。

“你在为贾环弥补,其实用不着如此,他又没有犯错,何必苦了你自己,难道我是喜好虚名的人么。”

贾探春是个聪明的姑娘,一下子感动了起来。

因为她猜到了夫君的来意。

心里有些甜,像染了蜜似的。

既然是聪明人,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她不再辩解,而是极为顺从的嗯了一声。

“老爷说得对。”

巨大的反差越是显得诱人,如此灵动模样,看的唐清安内心复杂,可惜,现在还不到时候。

“贾府二姑娘,很快就要定亲了。”

“啊?”

贾探春终于惊讶了。

“是哪家的?”

“你应该听过,原神武将军家的公子冯紫英。”

“老爷认识此人吗,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个良人。”

唐清安安抚道。

红楼原文中,迎春未来的下场不好,被夫家虐待而死。

现在因为自己的缘故,这位姑娘的结局有了变化,冯紫英是个不错的人,也算是好的结果吧。

对于迎春的性格。

唐清安只能说是可怜。

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

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即使是她积攒的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也不敢追究。

探春设法要替她追回并惩处下人,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如此的性格,对应她历史上原来的悲剧,不得不让人感叹。

至于冯紫英为何突然求取迎春,唐清安大致猜到了,三弟来信也告知。

一则借助贾府的旗帜。

贾府虽然因为几位当家人的缘故,无形的旗帜已经越来越薄弱,但破船还有三千钉,何况贾府下面还有自己这条大鱼。

二则也是和北静郡王那边划清界限。

当年太上皇和皇上之间的站队中,神武将军和北静郡王是一系,铁杆的太上皇派。

贾府保持了中立。

神武将军府作为打手级的角色,冲锋陷阵恶了不少人,例如曾经交恶过仇都尉。

现在北静郡王自身难保。

红楼原文中,贾府被抄家时,久未露面的北静郡王,亲自来求情,被一名锦衣军官驳了面子,可见其处境。

比起其人刚出境的态势,仿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所以冯紫英必须要和北静郡王划清界限,否则他们家熬不过眼前的难关了。

三则嘛。

还是希望金州方面能出手帮助他。

陈德言信中问自己对此事的态度,唐清安没有拒绝。

冯紫英终归是个不错的青年才俊,是个有才能,且懂自律的人。唐清安从来不会嫌弃自己兜里的人才多。

他希望自己手里人才无数,因为他的心够大,装得下不可计数的人才。

而且王府太强势了。

目前金江镇和王府分则两害,合则两利,而且王府在国内的确对金江镇的事操碎了心。

于公于私,自己都没有出手对付王府的理由。

如今的自己,任何事都不可能随着自己的心意来,必须服众。

服众才是他最大的依仗。

今日不服众,明日不服众。等时间久了,终会有那么一天,人心散去,没人在服气自己。

既要暗中打压贾府,分化贾府,又不能让贾府彻底倒下去。

倒下一个贾府,王府就会成为贾府。

取缔一个王府,未来还有谢府,顾府,冯府……

如何保持平衡,保持良性的竞争才是当下紧要的。至于天下大同,后世都做不到的事情,唐清安根本就没有指望过。

……

温水备好了,唐清安洗漱完,很快就在探春身边睡着了。

听到夫君的呼吸声,探春怎么也睡不着。

她有些失望,倒是没有多想,只以为夫君是太累。夫君对自己很好,探春因此想到。

二姐姐今年十八岁,虚岁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