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种情

那寺庙把大蒜泡在露天的环境中,也没有密封,更没有高温,因此只能变黑,却无法形成最后一步变绿,所以寺庙的药功效不大。

听完后,唐清安啧啧称奇。

“陶瓷罐子看不到里面,如何知道颜色的变化?”

“我一开始也不知道,一口气做了十个瓷罐,每天开一个,索性才三日就发现了。”

“先生实乃大才。”

唐清安真心说道。

法子说出来就不神秘了,反而让人觉得不过如此。

但是想到张友士只是看了眼寺庙里,风马牛不相及的做法,就能自行摸索出高效和成熟的法子,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这就是天赋。

“将军过誉,愧不敢当,不过雕虫小技罢了,不能登堂大雅。”

人心难改。

唐清安也不愿意浪费力气,想了想,终于说道。

“此物对军事有大效,可救活无数的军士,但也需要保密,不可落入敌人手中。”

“我准备安排一个人去第四镇,在后方专门负责此物,救治伤兵,以军功计算。”

听到将军的主意,张友士满心高兴。

自己的一番心思没有白费。

金江镇第一等功是军功。

自己的儿子能去第四镇,轻易的得到军功,对未来是关键的一步,既补足了资历,又积攒了人脉。

虽然将军没有说会安排何人,聪明的张友士,已经猜到将军的想法。

唐清安暗中叹了口气。

张友士的儿子,的确是碌碌无为之辈。

不然的话,也不会在红楼原文中,一把年龄的张友士,还要代替自己的儿子,在京城到处讨门路。

但是人家老子如此卖命,不求其他的回报,自己也不能寒了别人的心,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等送走了满意而归的张友士,唐清安想了想,准备去探望贾环。

……

“真不知道你胡说了些啥,惊的周管家亲自出面下令,让谁也不许说出去。”

探春的丫鬟蝉姐,带着人们来探望病榻上的贾环。

像炎症这种病症,只要炎症消得快,病也跟着去的快,贾环躺在榻上,笑着脸不说话。

他喜欢这里的气氛。

哪怕他差点因此丢掉了一条小命。

这里的人看他的目光有很多种,唯独没有厌弃厌恶,仿佛看瘟神一样的眼神。

“我不知道我说了什么。”

真不知道吗?

贾环隐隐约约记得一些内容。

无非要报仇之类的话,如何报复王熙凤等等。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人,就不知道吧。

一场病。

让贾环彻底懂了三叔平常经常跟他提起的道理。

人啊,千万不能跟实事逆着来。

只有看准时机,顺势而为,借势而上,造势而动。

顺势为中,借势为上,造势为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造势而胜。顺势最易,借势稍难,造势境界最高。

如果是在以前,贾环一定会想办法试探知情人的想法,哪怕自己还够不着,也不搞清楚就连觉都睡不下。

那些听到他的真心话的人,会如何的看他,会不会告知贾府,有没有传给谁云云。

现在他不会试探。

他在等,等别人的反应,根据别人的反应,自己在做出决定。

“也就是周管家持重,但是金州不同于贾府,规矩也不像贾府,可金州又比贾府大不知多少倍。”

蝉姐轻轻的说道。

有些话不是她想到的,是探春要通过蝉姐的口,告诫弟弟贾环。

“过去的事情就应该过去,如果一直放不下过去,就永远陷入和过去事物的纠缠中。”

“我知道了。”

贾环声音顿了顿,最后面色如常的回复道。

他知道。

这是姐姐告知他关于贾府的事情。

自己带伤到金州,那么贾府的事情,金州肯定就知道了。

蝉姐见到贾环的样子,一脸的心疼。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作为贾探春的陪嫁丫鬟,到了金州后,当然以探春为主。那么探春的弟弟,同样也用别样的眼光。

贾环的母亲赵姨娘,容貌比起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不知要高几倍。宝玉是大饼脸,贾环是中字脸。

所以贾环长得委实一表人才,离开了贾府的风言风语,人们正眼看待起来时,才能发现贾环的不同。

就像贾赦目前经常当众夸贾环,虽然有打脸贾政之嫌,也不可能是指鹿为马,总得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