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探春的恐慌

侍书小声说道。

“小姐,要不然你去跟老爷说一声,让老爷出面请老先生。”

老先生就是冯紫英的师傅,当年来金州治好了秦可卿,令王丰肃啧啧称奇的那位神医。

他现在在金州军学堂教书,自己的儿子也在金州衙门做事。人们虽然知道他看病的本事,却没人会轻易去烦他。

因为此人喜做官,不喜欢当大夫。

探春摇了摇头。

一则认为弟弟的伤势不大,没必要劳动老先生。二则坚持请普通的大夫,就是不希望把弟弟的事情继续闹大。

弟弟还未到金州,流言蜚语已然传遍,如果再去请老先生,以老先生的名气,又会闹得众人皆知,反而火上添油。

“请周吉安排两个人照顾下。”

见探春主意坚定,侍书才点头离去。

脸色重回镇定,探春仿佛毫不在乎贾环的事,尽心交代各执事媳妇,名利中间底事忙。

不提探春,直说贾环。

探春早已为其在外院南边一角,准备了一间院子,贾琏送了贾环到平辽侯府,见到管家周吉后,笑着求见将军。

“将军最近忙,不过是琏二爷,是自家人与旁人又不同,只是今日肯定是来不及,琏二爷先去歇息。”

周吉嘴上说的热情,却没有留下准话。

贾琏谢过周吉的挽留,自己去寻了落脚的地方。

贾府规矩大,那是对府里头的女儿。他们爷们可没有规矩,规矩不就是用来放在嘴上的么。

所以贾琏不适应在平辽侯府客房中的拘谨,他和平辽侯又不是外人,也就不再拘束自己。

送走了贾琏,周吉去看了贾环。

小厮已经跑去请回了先生,开了一副药,向周吉告辞离开,周吉让人安排马车去送,并呈上诊金。

不久,抓回来的药,炉子中的药罐里熬成了黑糊糊的汤,这是内服的,还有外敷的。

贾环第一次来金州,也是第一次进入平辽侯府。

即害怕失礼,又怕自己没有架子,反而让人瞧不起。

从小见惯了人们的嘴脸,深知部分人的人性。

有时候你对人客气,人们反而把你当做软弱可欺,所以贾环在贾府,从来就不会像宝玉那样。

因为谁惹得宝玉不满,可以被打死。

他不同。

所以他如果给人笑脸,人们只会觉得他好欺负,反而变本加厉。和母亲一样刁钻刻薄,才能让小人都不愿意缠他们母子。

姐姐不同。

姐姐是未出阁的女儿家,不能把名声坏了,所以姐姐走了另外一条路,同样的让下人们不敢欺负。

因此贾环即不多言叨唠人,也不与人过多交谈,冷着脸,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夫人正忙,特意交代了我,我是府里的管家,环哥儿叫我周吉,有什么需要,或者有什么不满,环哥儿尽管跟我说。”

周吉从小厮手里接过泥膏,亲自为贾环上药。

从姐姐的书信中,贾环见到过周吉的名字,知道和其他人不同,是大管家,连姐姐都要给面子的人。

连称不用,正要起身,被周吉笑着拦住。

两人客套一番后,周吉才继续为贾环上药,见贾环神情宽松了些许,不像刚来是那般的警惕,才放心离去。

“府里并无甚规矩,后院女眷多,环哥儿不好轻进,外院环哥儿可以四处走走,散散心。”

离开前,周吉交代了一句。

内院和外院之间的几道拱门垂门处有门房,里面有婆子们把守和开关院门,一般人也进不去。

虽然晓得以贾环的出身,大致应知晓此事,但还是提前告知贾环,就是防备,免得让他介时尴尬。

小厮们倒了水,又问了贾环其他各事,贾环除了喝水外,没有其他的需求。

屋子里很快就安静了。

时不时传来的刺痛,并不能让贾环在意,反而是内心的愤怒,让他忘记了疼痛。

从京城到蓬莱有一千四百里。

贾琏带着贾环乘坐的马车,虽然不如轿子舒适,但是比轿子快。但是京城到蓬莱的道路,各段都有不同。

金州的四轮马车在内地并没有流传开来,为了避免路上换来换去,贪图省事,贾琏选择了传统的两轮马车。

因为不是运货,道路马匹情况也不一样,两人路上花了六七日。

再从蓬莱坐船到金州,早上登船,第二日临近中午抵达,加上从抚顺到金州的时间,合计花了八日。

也可以更快,不过没必要。

路上住宿的时候,贾琏的随从们,也会为贾环换药,但是一路颠簸,加上天气还未转凉,外伤始终不曾大好。

而且贾环心里又添了心伤,努力打起精神应付了一番后,早就筋疲力尽,脸上无血色。

想到母亲心生愧疚,想到彩霞心生悔恨,想到姐姐则心生羞愧,想到贾府则心生仇恨,想到金州……

和宝玉挨打不一样。

宝玉挨打了,只要周边女儿环绕,很快就被转移注意力,乐在其中,竟觉得别样的享受,且与贾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