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呐喊与掌声

~~~~~~

朝鲜的叛军被消灭,汉城的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还有琉球国的小胜,东南移民的迅速,国内的形势恶化,草原,奴儿干司,海外……

太多的事情积攒到了一起,而金州的高层,分散各地太久,需要碰一碰头。

因为形势的需要,唐清安思来想去,不但下令开会,还会开扩大会议,将在金州闭门开的一次大会。

参与人数将会达到数百人规模。

左支使冯胜之,右支使顾应时,判官李成贤,推官林如海,营田乌良。

军司左司马谢友成,右司马王宣,掌书徐辉,衙推乌顺。

陈德言,贾鉴,陶杰,柳湘莲。吏,户,工,刑四科各科主官分别为顾道初,陶鏴,蔡文,邓章。

兵备司主官方士珍,巡道司主官郑永廉。

知府朱文,戴国伟,陈恒,郑国良,王昊,张达基,汪海龙,姚国普,钱英科,张吉甫,郑雒。

总兵朱秀,武震孟,彭大海,刘承敏。

参将李道信,李伯升,陈凯武,李胜虎,张薄,郭英,于志,陈宏,邓兴,李齐。

营总陈锐,汤平,廖荣,赵胜,江万化,刘通,王玉功,李成才,赵赫,周德兴,贺宽,王恩义,章毅,花眼,陈玉,郑刚,刘兴祚。

……

平辽侯金江镇节度使唐清安。

参与会议的文武官员三百五十六人,负责会议的有文书薛蝌,秦钟,营田乌良,衙推乌顺等等十余人。

可以说把金州的中层以上的文武官员,全部包括其中。

五千亲卫营全部出动,保证大会的安全。

如果此处被一锅端,可以说金江镇就陷入了瘫痪。

金州除了工事商之外,并没有大兴土木。

数百人规模的会议,无法在室内召开,唐清安选择了在军学堂。

军学堂的操场上。

军校生布置的长条的木桌,和整齐的椅子,数百人逐一进入,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没有禁止学生,草场外数千名学生,谁都没有离开,挤满了整个会场的外围。

“啪啪啪。”

哗啦啦的掌声,随着唐清安的入场,犹如雷鸣般的响起。军学生们把手都要拍肿了。

站在台上,望着的下方人们,感受着军学生们的热情,唐清安忍不住升起一股豪迈的意气。

这些都是多年下来,金江镇踊跃出来的人才。

一套廉洁,效率,成熟的管理班子,能舒展唐清安计划的保障和关键。

“我先来向各位报个喜。”

唐清安露出了笑容。

随着将军的开口发言,台下的诸人,纷纷停止了寒暄,会场外的军学生,更是安静的盯向台上。

他们是学生,但是前面带了一个军字,纪律性从小融入了骨子。

“因为各位的努力,金江镇的上下一心,目前我金江镇的疆域,含括了科尔沁,辽河套,奴儿干司,朝鲜各海岛,新收复了平安道,咸镜道。”

乌良乌顺两兄弟,布置了舆图后,弯着腰下台。

上面就是金江镇的舆图,横跨五千里的地盘。

只看舆图,众人就浑身激动。

交谈的声音越来越大,唐清安也没有阻止他们。

官员们都忍不住激动,更何况军学生们,他们恨不得亲自上前观看舆图。

不过没有人违反记录。

其实细琢磨下来,就晓得这些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特别是奴儿干司,越往北越是千里无人烟。

“接下来交给冯胜之。”

等人们的兴奋劲头过后,唐清安才重新出声,交给了冯胜之。

在众人的鼓掌声中,冯胜之镇定的上前。

“将军报了一个喜讯,那我也学将军,也向大家报一个喜讯。”

十年前的冯胜之,身上还保留了一些国内官员的风气,十年的磨练下来,终于脱胎换骨。

文官中的第一人,至少身心彻底投入在金江镇。

关于未来金江镇和国内如何自处,冯胜之已经不再想这些烦心的事情。

将军的才能众人皆知,冯胜之相信将军会处理好一切。

“今年从草原,山东,奴儿干司,朝鲜流入我镇的人口合计三十四万余。

目前从福建移民四万,根据预测,今年所有流入的人口,将会超过五十万。”

“加上我们金江镇新生的人口,今年年底,我镇人口数量将会超过六百万。”

“啪啪啪。”

唐清安带头鼓掌,下面的众人,更是热情和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