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东海龙虎二将

加上三千朝鲜卫所军,对方手里就高达五千军力,如果是他的诡计。

那么他联合咸兴府的官兵,前后夹击金江军,那么武震孟就危险了。

但是他如果真心投靠金江军。

那么就相当于,金江军多了一只五千军力的卫所军,又能压服其余四千朝鲜军。

形势一个天一个地。

武震孟想赌又不敢赌。

金忠善没有因为武震孟的犹豫而生气,六十而耳顺。

他深知人情世故。

对方不敢全信他才是正常的,否则反而是不正常的,洞悉了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

本心已不受情绪的控制,能想通各种缘由。

正是因为金忠顺的这份心境,不但让他在未来朝鲜越发激烈的内斗中急流勇退。

以归顺将领的身份,获得了身前身后名,不但获得了“忠善公”的谥号。

甚至兴建了鹿洞书院,专门为了纪念他。

无论是文还是武,都走到了朝鲜国内历史上较高的存在。

既然已打定主意支持家乡,那么金忠善就不会再考虑旧有的束缚。

“我年龄大了,原来的家人深陷日本,不知生死,身边仅有一名儿子孝敬,虽然无甚本事,却深知咸镜道形势。

如果武帅瞧得上他,可否提携一番,调到身边亲自管教?也算是让老夫没了遗憾。”

武震孟大喜。

对方如此做法,武震孟已经信任了对方。

将军让长公子冒险,将军不但年轻,还有其他的儿子,眼前的老者已然六十余岁,身边只有一子。

武震孟无法相信,对方会愿意冒着绝后的风险,来背叛金江军的。

背叛的代价太过高昂。

有了这份“诚意”,武震孟不在犹豫,把三千朝鲜卫所军调给了金忠善。

留下廖荣,带领一千兵驻守长津。

全军一万余兵马,加上朝鲜九千兵,收集川江江岸的船只,开始顺利渡江。

仗着朝鲜国王的国书,一路畅通无阻,地方没有太多的阻挠。

为了拿下咸镜道的中枢咸兴府,连一侧的定平府都顾不上了,大军抵至。

到了这一步。

可以说孤军深入,后路的安危已经到了极其重要的地步。

武震孟得知李胜虎已经拿下甲山,但是至今没有收到他后续的消息,派骑手去打探。

~~~~~~

咸镜道南道,最早被朝鲜吞并,咸镜北道不但地势更加险要,也是朝鲜最后吞并的地方。

所以人口稀少,军事意义大于民生意义。

两地之间以三水,甲山,吉州形成一条线,在南道的是北清都护府,北道是镜城都护府。

双方的地位是一样的,但是实力相差盛大,所以派了李胜虎领偏师,最终占领吉州,防备镜城都护府。

甲山的形势和三水城一样,并不太复杂,接着朝鲜国书,很顺利的压服了当地的卫所兵。

又不是边城,也不是重要的大城,属于缓冲的要地,所以城中才数百守兵。

越往北边,除了镜城都护府,各处的兵力越少。

李胜虎知道自己很难收复镜城都护府。

除了兵力薄弱,也没有道理可以凭借,就算受朝鲜国主的委托,入朝平叛。

一路往南可以说得通,反其道往北就说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