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留的一条后路

……

几十年的灾情,直到今年,地方官府才有了措施,朝廷也只发遣了十万两银子赈灾。

「够了。」

张工放下了笔。

这篇记载了流民军为何起义的文章,他看来已经足够了。

「那就送去给将军过目吧,将军如没有异议,那我们就下发学堂,所有军学生都需要学习。」

杨春同意了张工的话。

~~~~~~

北镇。

李长松带着亲信们,悄然的踏上南下的行程。

他就是唐清安等的客人。

一行人抵达了西宁堡。

这里原来本属于北镇的管辖,但是李长松让给了金江镇。

西宁堡北控双台子河,下携大宁河,遏制了辽东和辽西两地之间的走廊。

是兵家必占之地。

无论是辽东还是辽西,谁占了西宁堡,谁就占了有利的地势,进可攻退可守。

望着西宁堡的墙垛,李长松神色复杂。

他当然不愿意让出西宁堡,可是形式不由人,面对忠顺王的欺压,只能选择联手金江镇。

西宁堡早已有人等候,接到了李长松一行人,亲自带去海州。

李长松是北镇节度使,如果传出去他悄悄见了金江节度使,必定引发朝廷的轩然大波。

平辽侯有底气应对朝廷的发难,锦乡侯府可没有这份底气。

所以进入海州城时,李长松坐在马车中,极其的低调,不引外人的主意。

一直到了一处院落,唐清安带着谢友成等人,亲自在院落中迎接对方。

「祝贺平辽侯立下不世之功业,收复全辽,相信朝廷的奖励,不日就会下达。」

李长松从马车上下来,主动的上前笑道。

「李节度一路辛苦了。」

唐清安一脸的笑意。

说实话。

他虽然打败了蛮族,收复了辽东,可也让自己很为难,相信朝廷也很为难。

当前,自己是不会离开辽东去京城的。

朝廷也知道他定然不会去京城。

他已经是侯爵,以如今的功绩,世袭不世袭先不提,怎么也得升为公爵。

到了这一步。

没有了战事的借口,于情于理,他都得去朝廷一趟。

可是。

他不会去。

哪怕。

朝廷赏他公爵,他却不入京面圣,朝廷的威严放在哪里?又置皇帝的脸面于何地?

相信不光自己很苦恼,朝廷也很苦恼。

他不想和朝廷撕破脸,朝廷现在有没有底气和他撕破脸,他相信暂时还是没有的。

只是。

朝廷必定要赏,而赏之后,他必定要入京。

此事如果处置的不好,就是逼着朝廷撕破脸了,可惜又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