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代之治

现在对皇帝影响最大的是文官,是刘一儒。

但是金江军能靠的只有国内的勋贵,也是因为国内的勋贵,金江镇才能一直从京城获得支持。

地方上获得源源不断的货物,包括打开金陵海禁的口子,才有了济州岛的繁荣。

为十万大军提供军资。

贾府和王府。

谁的作用大呢?

当然是贾府。

贾鉴是这么认为的,谢友成也是这么认为的。

贾府虽然子弟不济,但是贾府在勋贵中的影响力仍然巨大,不是王府可比。

只有贾府全力出手,加上金江镇的协助,才有可能促成锦乡侯府,压下忠顺王,尽快到北镇重建节度府。

因为王子腾的出面,加上贾府的消极,众人忧虑将军会反悔贾府的婚事。

毕竟将军对夫人的宠爱,众人虽然没有亲见,但皆有所耳闻。

可是将军既然曾经提出,靠着国内物资,壮大金江镇的方略,金江镇这些年也一直这么做的。

那就不应该半道改变主意,和贾府翻脸,从而影响金江军的发展。

“我不会反悔和贾府的婚事的。”

唐清安笑着说道。

听到将军的话,两人终于松了口气。

唐清安忍不住笑了。

勋贵,大多数在开国之初是国家的柱石,因为在建立国家时,有功劳的人才能成为勋贵。

但是常言富不过三代。

勋贵也是如此。

大周的勋贵,经过太上皇数十年的打压,无法展望志向,反而要收拢羽翼以自保。

子弟养于富贵之乡,志大才疏,多半皆不成才。

宁国府的贾珍,以较射为名,不到几个月,宁国府就成为了京城勋贵子弟的风花雪月之地。

虽有贾珍的不对,也可见京城勋贵中的风气。

如果。

大周的民乱真的能入京城,那么金江军在京师和义军一决雌雄,如果金江镇有幸入主中原。

国内的勋贵大多都要清除,还百姓一个清明。

而勋贵是不可能消亡的。

人人都想要成为勋贵,想要光宗耀祖,是人之常情,更是人发愤图强的动力。

哪怕是唐清安的时代,国外的勋贵也没有消除,不过是换了个称谓罢了。

不论是日后入主中原,还是征日本,远征海外等等。

金江镇也会有更多的勋贵出现。

想要一直立于世界之巅,那就应该和世界接触。

为民族打下庞大的,无人能比的家业,和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永不会成为封闭的国家。

才是符合大周民情的国策。

至于未来科技爆炸,生活生态大变,那就是未来百姓,该决定如何的任务了。

而不管如何变,统治阶层永远在。

因为后世国外也是如此。

鹰国的统治者,换来换去都是那些人。

而扫除大周国内的勋贵,那是未来的事,并不妨碍现在的金江镇,借助大周国内的勋贵发展壮大。

两者并不冲突。

贾府的旗帜,远不是王府能比。

而荣国府二房的贾政,贾宝玉,唐清安想不出这两人,日后会对金江镇造成什么麻烦。

倒是王府却不一定。

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荣国府的二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