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新的土地

闻言。

众人纷纷醒悟。

“我可是听说平辽侯有造反之心,但是因为陕西民乱,朝廷无法兼顾,因此才安抚对方。”

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

这些乡绅的族人子弟,从科举出身,到京城或者各地做官,同学,同科,同僚,门生,恩师,座师等。

犹如在全国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互通有无,互相扶持。

很快就把信任知府的跟脚打探的一清二楚,并分析出了对方的目的。

“居心叵测啊。”

一名老者感叹道。

“祁公,您是本地老泰山啊。”

周围的乡绅说道。

祁家是本地的大户。

眼前的老者祁英永是京官,也是告老回乡,品级不低,其弟也在四川做官。

更有的他的孙子,是有名的才子,已经有了功名,现在国子监读书,参加朝廷的科举。

“此事关乎国家大事,我定然要向朝廷禀报,并去亲自去布政司,告知详情。”

他虽然归乡数年,可消息往来却不阻塞。

朝廷的邸报,京城的家人都有抄送给他,也会让子弟观看,教他们辨别政局。

金江镇的势力,竟然延伸到了福建,还得了啊。

哪个军镇,敢如此胡来?可见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造反之说,不是空穴来风。

近七十岁的老者,颤颤巍巍的去了福州。

承宣布政司在福州,也是兴华府的旁边的大州。

左布政使张琪,原本还搞不清楚状况,不敢妄动,这也是他的为官之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要不惊动到他这里,他就当做不知道。

祁英永的到来,让他知道了这件事,那就是贾雨村的问题了,立马派人去召贾雨村来解释。

贾雨村正准备派人去告知金江军水师,边准备去福州,陶鏴就来了。

“本来我遮掩了一二,布政使也没有细究,不过本地的乡绅出面,把事情捅破了。

如果不想和福建官府闹翻,你们就需要尽快离去,不然就需要面对福建官府的对抗。”

也就是贾雨村,作为本地知府帮忙掩护。

不然的话,金江镇的水师,如此不合理的行动,哪能这般轻易在兴华府沿海行动。

“我本来还想要借粮呢。”

陶鏴苦笑道。

“事情哪里能尽如人意,做到七分已经够了,力求十分,反而有不美。”

贾雨村劝道。

他已经担了很大的责任,不希望发生更大的冲突。

既然如此。

陶鏴拱手告退。

陶鏴退的轻易,可以说走就走,贾雨村却还要面对一大摊子的难题。

一路做官轿到了福州,进入承宣布政使司大门,等候了片刻,就被引入进去。

前番来报道时,贾雨村就拜见过张琪,并打探过其人,知道对方的履历。

张琪是负责一地布政司,是守土大臣。

虽然远在边疆,对于国内形势却极其的了解。

知道贾雨村背靠勋贵,虽然是自己的属下,背后的势力不可小瞧,手腕不一定差过他。

因此虽然早已得到消息,心中隐隐有所猜测,虽然气愤金江镇妄为,却并没有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