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快意恩仇(月票加更)

所以对于陈德言登门的解释,贾政只信了一半,其余一半仍然保留了疑心。

王夫人,王熙凤手里都有人命,包括薛姨妈一家,手里也沾染了人命。

因为忠顺王弹劾平辽侯造反,此事虽有平辽侯的自辩奏疏,但是无法彻底平息。

朝廷碍于形势,选择了缓和对方。

但是明眼人看得出来,当朝廷哪天腾出手来,必定会对付平辽侯。

只一道奏疏,或高升之名,命其归京叙职,就是平辽侯难以化解的难题。

贾政因此而担忧。

他又没人商量,贾珍是他的晚辈,贾赦虽是他大哥,两人这些年之间有些芥蒂。

年龄也老了,又有外放做官时各种受挫的打击,越发的保守起来。

贾府和平辽侯有姻亲,此时不宜出风头,贾政告知王夫人,让姑娘最近不要出门,各家有请帖,就推说姑娘病了。

贾政是老爷,只管外面的事,府里婆媳姑嫂等女眷众多,男人不方便进入,事情当然是女眷来管。

不论是大房,还是二房,都是王家人在管。

王夫人便招来贾探春,告诫了一番。

既然姑娘病了,王夫人又命薛宝钗,代管大观园。

薛宝钗和贾探春,虽然这些年年岁长大,不像小时亲密,可也是从小一起生活。

多年的情分,让薛宝钗不愿意管大观园。

“哎哟,我的女儿。”

薛姨妈见薛宝钗起了固执,终于把在王府,王子腾的目的告知了薛宝钗。

薛宝钗心中隐隐有所猜测,现在见了真章,果然如此,心中羞意不提,更是不愿接手。

“唉。”

薛姨妈叹了口气。

“你从小没了父亲,人走茶凉,金陵的铺子维持不下去,我才带着你们兄妹入京投奔。

这些年你兄长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也是看在眼里的。

虽然你和你母舅接触的少,可是连我都不敢违逆他,你一个小辈,怎么能拒绝他的吩咐呢。

又是你姨母之命,三姑娘病了,让你帮忙照看园子,你难道还能去跟你姨母说你不愿?”

哪怕母亲说的再多,薛宝钗也猜到了王夫人的用意。

一则因为前番贾环的举动,导致贾宝玉受伤,心中有口气,二则就和贾母命探春管理大观园,学习管家的经验一个道理。

可在正如她母亲所言,自己一个女儿家,难道还能抗拒长辈之命不成。

薛宝钗的性子虽然温和,实则坚定,不惧人言,正是王家女子的性格。

红楼原文中,突然被指婚宝玉,而贾府上下谁不知道宝玉对黛玉之情。

即已如此,薛宝钗坦然的面对,做起事来任然丝毫不乱,再一次受到夸赞。

现在,姨母竟已命她管大观园,哪怕日后自己会越发尴尬,难以面对探春。

当薛宝钗走出来的时候,又是那副和颜悦色,毫无忸怩作态。

她做不到探春对下面人的不讲情面,定下众人认可的规矩后,则丝毫不松。

其余不提。

大观园和外面的矛盾,薛宝钗是清楚的。

二房的长媳是李纨,本应是她来管家,孝敬长辈,看顾闺中的小姑子。

但是年轻居丧,所以都交给了王熙凤。

对于大观园的事,她向来不会插手过深,又有王熙凤的帮助,比起探春,薛宝钗虽然是亲戚,下人们仍然不敢冒犯。

打理了一段事务后,她不愿因为些许小事,引起更多的麻烦,等众婆子再次见了薛宝钗,薛宝钗笑道。

“探丫头病了,需要调养,太太却让我来帮忙打理园子,可是我看来,大可不必。”

众婆子笑着询问为何。

这些婆子受到了探春的恩惠,哪怕探春严厉,却皆无怨言,不过薛宝钗不是旁人。

她的手段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间,众婆子就皆听她言,无人敢暗中懈怠。

“你们都是府里的老人,见过的市面比我多,哪里需要我来管,只这两年,园子里的事就做的很好。

所以我看呀,太太还不如不提,倒是提了,显得我多大功似的,却是占了你们的便宜。”

薛宝钗笑着说道。

谁不喜欢听好话,薛宝钗的话,令众婆子皆笑开了。

“虽是如此,必定还有要有人出面的。”

有婆子说话语气大了,薛宝钗也不以为意。

“我看只有一件事。”

众人连忙询问。

薛宝钗这才明言。

园子里每每有纷争,都是和外面的执事媳妇们的交接,或者是账房的事。

“无非一年几百两的事,以我来看,就连取租的钱也免了吧,一年辛苦到头,你们往外头多孝敬一些,从此两便岂不是更美。”

众婆子见得了这个好处,哪里还有不愿意的,各自兴奋。

家大业大规矩大。

薛宝钗认为合理,但是百年的家族,其中事务比杂。

为了区区几百两银子,不够爷们外头喝一场酒的,却把府里闹得人心不稳,岂不是因小失大。

大观园里的婆子们,和外头账房的矛盾,当然不只是几百两银子的算计。

院子里的事物出产,开销等等,不过探春已经做到了极处,账房们也不敢出头反对,现在却是要给个台阶下。

几百两银子,婆子们得了好处,外头的账房也得了好处,皆无话可言。

大观园秋爽斋。

拱门的藤蔓正泛青,丫鬟们剪着垂下来的多余的枝条,保持整洁不阻碍人。

赵姨娘进来了,丫鬟们纷纷问候赵姨娘。

得知女儿受到冷落,赵姨娘偷偷来看她。

“赵姨娘来了。”

听到外间传来了话,探春忙起身去迎。

前些时日宝玉受伤,探春就感到王夫人开始冷落自己,又有今番之事。

探春早就想着功成身退,不大如何管院子,借此机会索性不理,倒是落个清净。

自己将要嫁人,家里也呆不了许久,反倒没有忧虑,唯独担忧生母和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