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忠顺王之斥

除了刘承敏久在金江镇,深知辽东的事情,唐展望和冷子兴,一年都来不了几回。

因此很多事情并不是很清楚。

“辽东之地广,这些士兵回去家乡后,就会传开,未来我派船去各地收拢无地之民,就能轻易的打开局面。

当地无法养人,我辽东可以养人,大力支持国内的百姓,来辽东落户。”

唐展望虽然这几年和大哥离多聚少,但是从小受大哥的教养,到没有觉得什么。

《青葫剑仙》

唯独冷子兴,心中大惊。

唐清安心中之谋略,委实超凡,走一步看三步,步步相连,难怪能做出如此基业。

虽然当年就知道唐清安有才干,可是越是接触之深,越是感到令人惶恐。

如此之智,还是人乎?

直到贾琏来到金州,带来新的消息。

唐清安让刘承敏,送了冷子兴和唐展望二人坐船离开,急忙招来贾鉴等人。

贾琏功成,辞别去了济州岛,唐清安不以为意。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贾琏用的是自己的银子,又不伤天害理,他还能管这么宽不成。

倒是为王熙凤可惜,好好的一个美少妇,却独守空房。

果然老话直指人心。

再艳丽的家花,也不如路边的野花香。

~~~~~~

此时。

蛮族的使者,已经和忠顺王开始商谈。

想要和谈不是简单的事情。

建州蛮族,是受大周册封的武官,原来居住地并不在建州,在更远更贫瘠的地带。

因为羡慕建州之地的肥沃,因此奏请迁移到此地,得到了大周朝廷的同意。

这些年。

蛮族四处征战,违逆大周,甚至起兵自立,对大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如果不是因为金江镇的崛起,成为了新的大患,比蛮族都要难防,忠顺王不会亲自与蛮族和谈。

此举万一传了出去,会影响他的名声。

“朝廷的特使,已经在出发的路上,相信不日就会到辽西。”

忠顺王和蛮族使者,约见在宁远城外数十里,一处地名叫做添桥的地方。

听到忠顺王的话。

蛮族使者礼敦沉吟起来。

他是老奴时代,五大臣之后,受到皇台吉嘱托,出使大周以求和,最好促成大周敌视金州。

他身后的几名同伴,其中一名正是年轻的多尔衮,多尔衮也是五大臣之中一人的侄子。

老奴的时代已经消散到了尾声,乃至他当年任命的五大臣,也已经先后去世。

求和难,促使大周敌视金州更难。

而眼前的忠顺王,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能只和大周朝廷的使者协商。

观其言看其行。

自己一行人,能这么轻易的等待到,大周朝廷的回复,可见此人的心思。

“我出使贵国前,大汗曾说过,只要大周愿意和谈,蛮国将奉大周为宗主国。

一应礼待,皆向朝鲜看齐。”

忠顺王冷笑一声。

“辽阳怎么办?还有抚顺,铁岭,开原,昌图等地呢?包括奴儿干司也是我大周故土。”

对忠顺王的冷笑,礼敦并没有生气,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