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贾府年关

过年终归是让人喜悦的事情,贾府的下人们虽然是奴婢,却生活无忧。

生活条件,比起一般的农户,委实要过的安逸些。

因此对于过年,他们这些人是更欢喜的,不光能得假,吃到更好的食物,还能获得不少的赏赐。

皇帝亲政后,京城的勋贵们日子难过起来,但是没有影响到贾府,上面有贵妃,姑爷有节度使。

姻亲中有世家侯爵,来往中近是勋贵官员,就连贾府家生子出身的人,都开始做官了。

宁府中,尤氏正起来同贾蓉之妻胡氏,打点送贾母这边的针线礼物。

贾母是贾府的祖宗。

如果没有探春的话,数十年后的秦可卿,就是这种地位,她也能举着拐杖。

如果生气了,唐晏乾和唐晏桕两兄弟,也得瑟瑟发抖,求母亲不要气坏了身子。

正好丫头捧了一茶盘押岁锞子进来。

“兴儿回奶奶,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里头成色不等,共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

边说着边递上去。

尤氏看了看,只见也有梅花式的,也有海棠式的,也有笔锭如意

的,也有八宝联春的。

尤氏吩咐道:“收起这个来,叫她把银锞子快快交了进来。”

丫鬟答应去了。

一时贾珍进来吃饭,贾蓉之妻回避。

贾珍询问尤氏:“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尤氏道:“今儿我打发蓉儿关去了。”

贾珍一脸的慎重。

“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

早关了来,给那边老太太见过,置了祖宗的供,上领皇上的恩,下则是托祖宗的福。

咱们哪怕用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又体面,又是沾恩锡福的。

除咱们这样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真正皇恩浩大,想的周到。”

尤氏道:“正是这话。”

二人正说着,只见人回:“哥儿来了。”

贾珍便命叫他进来。只见贾蓉捧了一个小黄布口袋进来。

贾珍道:“怎么去了这一日。”

贾蓉陪笑回说:“今儿不在礼部关领,又分在光禄寺库上,因又到了光禄寺才领了下来。光禄寺的官儿们都说问父亲好,多日不见,都着实想念。”

贾珍笑道:“他们那是想我?这又到了年下了,不是想我的东西,就是想我的戏酒了。”

贾珍虽然官职不起眼,可是他门楣高,关系深,手腕通天。

官场上重视的是权利。

所以贾珍在何处,都能有情面,没有官员敢随意得罪。

他一面说,一面瞧那黄布口袋,上有印,就是“皇恩永锡”四个大字。

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又写着一行小字。

“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净折银若干两,某年月日龙禁尉候补侍卫贾蓉当堂领讫,值年寺丞某人”。

下面一个朱笔花押。

贾珍吃过饭,盥漱毕,换了靴帽,命贾蓉捧着银子跟了来,回过贾

母、王夫人。

又至这边回过贾赦、邢夫人,方回家去取出银子,命将口袋向宗祠大炉内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