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未来

进了屋后,唐清安脱下外套,递给身旁的人。

亲卫们纷纷退了出去。

屋子周围都有警戒,无人可以靠近偷听。

“坐吧。”

虽然只是短短一段路,寒风却吹得人皮肤刺痛,唐清安走到壁炉前烤着火。

众人前番经过商议,认为明年的时候,将军可以迎娶贾府的小姐,扩大金江镇在国内的影响。

贾府目前如何不提,始终都是开国八公的领头家族,是勋贵中的旗帜。

将军成为贾府的姑爷,并以平辽侯的身份,如此便利下,可以迅速的,拉近和国内勋贵的关系。

此前已经如此。

已经被皇帝抄家的甄家不提,京城的勋贵,乃至于粤海将军等,都是因为这个因素,而轻易的支持了金江镇。

“你们商议的如何?”

唐清安离开了壁炉前,回身问道。

“大周会因为民变,导致江山破亡,根据从国内收集的众多情报,此猜测有六成的可能。”

贾鉴说道。

支撑情报的有京城的陈德言,以及离开陕西的柳湘莲。

因为将军的安排,金江镇可以说从头至尾都在观察国内的民变,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和物力。

所以众人对国内的民乱,甚至比京城的人都要看得清楚。

“六成的概率已经不小了。”

唐清安点点头。

事情没有发生,谁也不敢断言一定如此。

金江镇要做的,就是在众多可能的事情上,做出各种相应的应对手段。

或者关起门来做辽东王,或者顺应形势,重整山河。

如果是后者,唐清安不想要一路打过去,惨烈的“养蛊”后活下来流民军,不一定谁能笑到最后。

就算自己靠着实力一路碾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金江军要牺牲多少人?国内要牺牲多少人?要损失多少民力和国力?

所以他才想要拉拢国内的勋贵,成为他未来入关的助力。

至于勋贵是隐患,是需要解决的阶层,乃至于金江镇入主后,需要的大变革,会触动勋贵的利益。

不光他如此认为,就连在场的四人,他们都是从底层到如今的位置,各个才干十足。

众人皆是如此认为。

但是并不影响麻痹勋贵,拉拢勋贵。

靠着捷径,更加轻易的获取全国,保持住了国力,再来进行改革,最后对付顽固的勋贵份子,岂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将军的根基又不是不稳。

以金江镇的根基,迅速的获得全国,无论是应对何事,都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众人才强烈的提议,将军应该遵守承诺,迎娶贾府的小姐,为金江镇的未来,做出有利的选择。

得知众人的想法,唐清安深以为然。

自己的才能虽然并不是真正的货真价实,但是他知道伟人的行为。

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敌人弄的多多的,每解决一件事的时候,只会打击相应的敌人。

而其余的敌人,反而会拉拢,麻痹对方,成为自己的助力。

事情要一件件的做,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循环渐进。

而不是还未开始,初步的目标都没有达成,就想着用一步来解决所有的麻烦,导致所有的敌人联合起来。

正因为这个道理。

唐清安同意了众人的计划,明年迎娶贾府的三姑娘,成为金江镇的主母。

一边等待天时,一边极力拉拢国内的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