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开端

每月可获得近七万石渔获,避掉风浔期,一年可获得六十余万石渔获。

各地的冰窖,盐场都已经满负荷,而且鱼群开始离开原来的渔道,需要重新寻找,耽误不少的时间。”

听到他们的解释,唐清安也能理解。

在原来他的祖国最困难的年份,组织近海大会战,一年的近海捕捞总产量为两百亿斤。

金江镇受生产力的困扰,例如盐的不足,冰窖的不足等,导致一年才九千万余斤。

连零头都没有赶上,不过九千万斤鱼,按人头分,不论老幼,每人一年可分近三十斤鱼。

爱阅书香

鱼有丰厚的蛋白质,也算是解决了些小难题。

民生解决了。

也当解决。

原来辽东就有五百万民,除了少部分在奴儿干司,大多数都在辽东。

以前金江镇只有金州,因此金州虽地肥,却也无法一时间养活百万民。

但是新收复了复州和盖州,就完全不一样了。

辽东不是东三省。

辽东在后世只是辽宁省而已,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是前明的,乃至大周的奴儿干司。

后世的东三省有多大呢。

从漠河到大连,相当于从大连到台湾的距离。

后世沼泽,老林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是指的黑龙江,而不是辽东。

辽东,自古以来,史料明确记载,从战国开始,就以产粮着称,而且辽东气候稳定。

虽然比不上南方的一年两季,却也在北方是难得的优质产粮地区了。

而辽东的平原,就是金州到沉阳,辽阳,开原这一带。

乃至后世。

大城市小城市,都密集的覆盖在这一带,其余的大部分辽东中部,东部,只有少数的城市。

金州,复州,盖州三地都落入了金江镇之手,加上金江镇这些年的屯田。

因此虽然只收复复州,盖州一年,却已经能让百姓自给自足。

唐清安终于能松口气了。

未来如果收复整个辽东,以金江镇官员的能力,养活五百万人绰绰有余,甚至能有大量的积蓄。

在前明乃至大周,辽东就是自给自足。

辽东没有州府,全部是军户,军户所产供应辽东军队,一直到政治败坏。

民不聊生,才导致辽东事坏,以致于需要国内的供应,供给营军。

如果唐清安未来打败蛮族,收复全辽东,以辽东之富裕,五百万民上下一心。

辽东王是当定了。

可是现在的唐清安,还是皱起了眉头。

冯胜之,顾应时两人,一样也是为难,他们虽然不管军事,却不是军事小白。

两人看向负责军需的谢友成,果然苦着一张脸。

民生解决了,可是军事却没有。

一百八十万两军饷,六十万石粮饷,还是只算了十万营兵,还有两万守军没有算。

济州岛海贸带来了七十余万两银子的利润,以及旅顺商贸,人参贸易等。

一年合计为百万两银子,也是不足以解决军饷。

粮饷则没有,除非从百姓的口粮中挤出来。

这是人的需求。

战马,驽马,驴,骡等牲口的草料,同样是天文数字。

原来是由大周朝廷供应,以及朝鲜供应,还有济州岛的天然马场,才算是勉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