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贾府索要幺儿

他受陈德言所托,帮助收集各地的民情。

三个月前的书信,和以往并没有不同。

流民遍地,盗贼四起。

唐清安知道,这种情形在历史上万历朝就有了,是不能代表农民起义的。

而且封建的国家,哪怕中期一样也有流民,算不得大势。

如今的大周物是人非,就算发生了农民起义,也不是原来的人马,更不会有王二,王左桂这等人让唐清安来分辨确认。

因此越发的无法从中判断。

总之。

就算起义了,至少几年里也帮助不了他来分担国内的压力。

求人不如求己,到底还是要自身硬。

可是钱粮物资都在朝廷手中,除非他去抢,可是朝廷如果不从各地聚集物资,他又从哪里去抢。

朝廷同意了魏毅的奏疏的话,自己也只能干看着。

还有水师。

唐清安绝对不会让出去的。

大周国内的官员,眼界所限,不懂海洋的厉害,他不会拱手让于人。

“让严中正,沉有容到节度府叙职,周苟和李二暂时代管金州水师,镇江水师。”

几人听闻没有意见。

冯胜之感到可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将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却让旁的人来做,自己不愿意叙职,却直接让旁的人来叙职。

冯胜之越发的看清,将军是真的有野心。

这让他十分的伤感。

如果不是为了顾及往日的情分,他已经想要去职。

“谢先生要去各部军中多走走,多聊一聊。”

谢友成明白将军的意思。

“冯兄,顾兄也要和官员多聊一聊,如今金江镇正是困难的时候,民生的事情绝对不能耽误。

朝廷的事自然由节度府来协商,屯田务必不能受到影响。”

交代完,唐清安让几人离去,留下贾鉴。

“蛮族想要派使者和我结盟?”

“是的,几次在边地试探,因为没有将军的命令,皆被阻挡门外。”

贾鉴回答的自然。

唐清安沉思了起来。

贾敬说他没有抓手,没有抓手就没有理由向朝廷开口。

蛮族到底还是皇台吉登上了汗位,和历史上一般,与贝勒同坐共议国事。

这就代表了皇台吉的权利还不稳固,什么时候取消了贝勒共议国事,就代表了他稳定了汗位。

蛮族国内不稳,金江镇又是硬骨头,让他无法拿来立威,所以改为拉拢金江镇。

如果能把金江镇拉拢过去,也是能增添他的威望的。

“将军是想?”

“让他送人来,我见他的使者。”

贾鉴点点头。

他以为将军准备和蛮族坐下来谈一谈。

这倒也是一个法子。

看到贾鉴的表情,唐清安当然知道贾鉴误会了。

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果自己和蛮族媾和,别说历史如何评价,就是三百万辽民也不会答应。

哪怕碍于他的威势不敢表现出来,也不会在把自己当做他们的大将军。

更何况。

他从来就没有打算养寇自重的想法。

他要行的道。

是堂堂正正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