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规制

和两人说了话,唐清安越过他们。

香菱直愣愣的看着唐清安,目光随着他的背影拐过了垂门,看不到人了,才恋恋不舍的收回视线。

“将军不是一个人的。”

莺儿如何不懂香菱的心理,她自己当初何尝不是如此,不过都是妄念罢了。

听到莺儿的话,香菱内心生出一股委屈。

此事不提。

唐清安今日的确有重要的事情。

行军司马谢友成,支使冯胜之,判官顾应时,三位都已至节度府衙门。

军司虽然新立,可前番组织大练兵,托将军的威望,各军极为的配合。

当然也无人敢推诿,因此可以说军司对军中各事的管理,已经开始踏入正轨。

时间越往后,军司对军队的管控力会更加强。

金江镇立镇虽然才一年余,但是成军却已经数年了,因为年年战事,导致军中将领负责的事情太多。

特别是以前的游击区,既要负责军事还要负责民事。

如今取消了游击区,当然也要取消这些惯例。

后勤,军纪,赏罚,补给,训练等等一应事项,需要由专门的衙门来负责。

将领只需要负责打仗,不需要再管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军司的扩权,获得了将领们极大的支持。

当然,也没人敢不支持。

冯胜之和顾应时,面对谢友成仍然有些客气。

谢友成是资格最老的。

也是最先认识将军,最早就开始负责联络复州,金州有反正之心的将领。

可以说经历了无数的风险,才有了金江镇对辽左了如指掌的功劳。

而谢友成从来不敢领此功,多次当众说过,各地皆是心向金州的义民,他不过是收纳而已。

“几位请坐。”

唐清安进来后,看到几人起身,立马说道。

三人见将军落座,才随后坐下。

以往他们都还是朝廷的官,如今成为了节度府的官,可以理直气壮的称唐清安为恩主。

而像戴国伟等则不同,规制上仍然属于朝廷的官。

规制。

有时候很重要。

“魏毅的算盘我已经深知,想要让金江镇重归于辽东经略之下,这才是他的根本目的。

诸位如何看待他的想法,都说一说。”

唐清安终于开始认真对待起魏毅。

韩彬到底还是愿意帮他,信中告知了他魏毅的谋划,需要提前防备。

以前不管魏毅如何想要拉拢他手下的军将,他不怎么在乎,只要他还在,就没人能翻盘。

说来说去,金江镇孤悬海外,就是他的长处。

因此选择了无视,以免此人在国内影响了自己最看重的海贸之事。

但是得知此人想要把金江镇重新规制于辽东经略府,则他就不能再视而不见。

小书亭

“不可。”

谢友成直接说道。

“此人手段多端,如果金江镇归于他的治下,他可以顺理成章的调动金江镇。

不管将军是否遵守他的调令,他都占据了主动权。”

谢友成的话获得了冯胜之,顾应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