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等待“李团长”

年初移植了好些树木花盆,这都是秦可卿对自己的家精心的布置。

作为家里的女主人,尽心的装扮家里,唐清安当然不会粗鲁的阻止秦可卿。

“金州镇江两地如今有一百五十万民,只要夫君一声令下,就有十万兵。

而且都经历过兵训,入了营再由将官们训练几个月,不也就好了么。”

秦可卿宽慰道。

“妇人之言。”

唐清安笑骂道。

秦可卿面带微笑。

她知道夫君近日来,不像外表所表现的平澹,既然愿意跟她说话,就可着劲的分解他了。

“萨尔浒之战,全国汇聚而来的十几万精兵哪怕因为指挥无度,在野外被蛮族分而歼之。

虽然战败,却也一样给了蛮族大量的战损。

败者败矣,蛮族同样也败矣。

如果再来一次萨尔浒之战的伤亡,蛮族如何经的起呢?

随后沉辽重新聚集了十几万大军,其中大多都是新兵,也是训练已久,最后又被蛮族歼灭。

有城池可守,虽有指挥失利的原因,却对蛮族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可见战力的下滑。

到了蛮族攻打北镇,北镇同样有十万大军,基本都是新兵,朝廷补给兵器物资无数,也是久经训练。

结果呢?蛮族如入无人之境。”

唐清安摇了摇头。

秦可卿明白了又不明白。

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训练的士兵无法成为精兵,明白的是,只靠训练是成为不了精兵的。

秦可卿在沉思,唐清安也在沉思。

历史上连戚继光这等名将。

眼光超凡,认为卫所军队战斗力不行,于是请求新募兵训练,成营后出战。

三战三败,连官都丢了。

最后以老兵,老将为骨干,吸收前番的经验,继续招募新兵,才形成了战斗力。

加以他超凡的军事才能,有了他赫赫威名,以及名震古今的“戚家军”。

又如那天纵英才冠军侯霍去病。

他和他手底下那帮精锐之士,两者结合才有了千年来的武将最高声望。

同样,金州镇江这两万七千营兵,经历数次战火的老兵老将,才是唐清安四年里,攒下来的最重要的“家当”。

金州,镇江,不管是那个城池,都是比不上这两万七千营兵的重要性。

这两万七千精兵,才是他唐清安在大周声名赫赫的根子。

才是他敢小觑天下英雄的底气所在。

“既然如此,夫君为何又把这些精锐军士散发出去,导致这番的伤亡。”

秦可卿忍不住担忧道。

“这是争天命啊。”

唐清安说了句秦可卿不懂的话。

……

金州,镇江,各地周军疯狂的举动,令蛮族侧目。

而各处义民因为越来越多周兵支援的消息,越发的坚韧起来,当辽阳附近都出现了周兵的迹象后。

各地的民心都期盼着金州军,镇江军的部队。

越是如此,蛮族越是不敢分散军力,导致各地逃离的辽民也越来越多。

沉阳。

宫殿里。

“这金州的唐将军,是失了心智吗?”

各贝勒,大臣,额真,蒙古旗主,汉军将领,因为周军的举动,聚到殿内商议。

“他是想一个精兵换一百个辽民吗?”

代善纳闷的问道。

“如果是如此,那这买卖做得。”

费英东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