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顶梁

“蓉哥儿说得对,不过我大哥此举,也有他的苦衷吧。”

两人都没有为贾蓉解惑。

陈德言是不想得罪贾蓉,而作为贾蓉祖父的贾敬,虽然明知道自己的长孙短视,却也没有教他。

贾敬此人,不会拔苗助长,只会顺势点化,因才用人。

例如千里马,百里马。

千里马只需做千里马的事,贾敬不会用千里马做百里马的事,更不会强迫百里马做千里马的事。

自己的长孙,适合在京城里和高门贵第之间交往应酬,不适合谈大事,更不适合去金州。

强迫的让他学更深的层次,反而会让他困顿,变得更傻,更手足无措。

让他做一般的交际,才能让他如鱼得水,而且还不能要求太高,否则又会让他困顿不前。

“你大哥这一举动很好,比千言万语都能要强百倍。”

贾敬笑道。

“大哥说都是心向朝廷的臣工的功劳,虽然这些人都暂时屈居蛮族,实则为朝廷效力,立了不少大功。

虽然大哥有所预测,但如果没有这些人的肯定,大哥也是不敢裁军的。”

陈德言向贾蓉露出一个笑容,又回头向贾敬解释道。

贾蓉也习惯了。

他喜欢来祖父这里,在祖父这里,他才觉得自己其实也不错,只有面对父亲的时候,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越是如此,他父亲越是责骂他,他父亲越责骂他,他越是不知所措,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

“前番辽东都司对蛮族不清,而蛮族通过马市,把辽左打探的一清二楚,因此可以寻到可趁之机,接连大败朝廷军队,辽左当此大败也不足为奇。

如今蛮族占领了辽左,你大哥却对蛮族的动作一清二楚,也当有大胜。

我现在不担忧你大哥在辽东的形势了,迟早是他的功绩,只不过你大哥真的决定要如此做吗?”

陈德言知道贾敬问的是人参的事。

这件事看起来是要对付山西的那些商贾,其实真正要面对的,是他们背后的权贵。

“未来几年,是辽东各方蓄力之时,谁积蓄最多,谁就占了先机,蛮族虽然不事生产,却有几百万陷入敌手的辽民可以搜刮。

不顾几百万辽民的死活,搜刮出来的物资足够蛮族缓过气来。

而有这份底气,蛮族则可以通过以战养战的方法,逐步的站稳脚跟,越发的不可制。”

“以战养战。”

贾敬重复念到一番,随后笑了起来,“你大哥说的?”

陈德言点点头。

“金州镇江目前有七十万民,但是没有积蓄,田亩也不足,养活这七十万人都不容易。

如今天气反常,田亩所产比往年较低,两相对比起来,反而是蛮族最容易先缓过气来。

蛮族能以战养战,我大哥却不能,反而还要养活更多的辽民。

因此我大哥不管是去朝鲜,还是要对付山西的那些商贾,前者是为了加快自身的发展,后者是为了延缓蛮族的发展。

如此三年后,金州才有可胜之机。”

唐清安对贾敬是没有隐瞒的。

完全没有隐瞒。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历史上多少战无不胜的将军,最后都败在了自己的后方。

岳飞,戚继光……毛文龙。

所以唐清安看到很清楚,他的根基绝对不只是靠着金州就能随心所欲的。

起码目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