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巡海

大明和大周两朝几百年的海禁,让海洋上的鱼类,如今是用之不竭。

“从大小长山岛,到此处一路来,白夜气候变化不大,且暴风暴雨季节极短且稳定。”

冯胜之在岛滩上随手抄起一个贝壳,撬开壳子掏出里面的白肉,直接塞入嘴里,只觉得一股肉香扑鼻。

其余人见状,纷纷学他的模样,海滩上的贝类遍地都是,丝毫没有见少。

“将军想要鼓励百姓出海捕鱼,这个办法真是极好,只要算清楚暴风季节,渔民出海就很难遇到风险。”

唐清安笑而不语。

这就是后世带来的便利,这个时代,船业不兴,像那南方多处地方,出海讨活则九死一生。

而这一带却不同,风平浪静,昼夜温差小,气候宜人,岛屿皆是水深港阔的天然不冻港。

地利位置优越,哪怕在后世都是主要的出产鱼类的产地。

禁渔期两三百年。

根本不用去寻找鱼群,探索渔汛,船只随便开,轻易就碰到鱼群,而且种类繁多,随意挑选。

“人不能光吃米,我收到内地的消息,两广,四川,陕西各处都有流寇,可见缺粮之害。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朝廷的供给终归力有未逮,我们必须自产自救,就算我是杞人忧天,也能为朝廷减轻些许负担。”

武将很重要,文官一样重要。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粮食。

所以从金州光复以来,唐清安开始设立各卫佥事,专责屯粮,管仓诸事。

冯胜之和顾应时不用说,在其他读书人都跑往内地的时候,两人留下来帮他,虽然只是举人的身份,经过唐清安大力推举。

两人一个为金州兵备道佥事,一个为旅顺兵备道佥事,从原来的七品管仓大使文官,一跃三级成为从五品文官。

这放在关内,或者太平时节,那是绝无可能之事。

举人的身份就把他们限制死了。

在大周立国之初,举人的身份还有可能获得高级职位,但是如今,举人大多就是六七品的上限了。

其余人或分巡道,或管粮通判六品,课税司大使七品都有所获。

如此这般下来,金州文官皆以唐清安所尊。

除了辽东原来就不同于内地,而且金州又更为特殊,像原来的辽东,文官也都只是挂靠山东布政司,按察司等。

如今金州虽然也是挂靠山东,但是一则金州孤悬海外,处在敌人境内,二则唐清安对众人有救命之恩,提携之恩。

加上众人级别且低,除了冯胜之和顾应时两人稍微高一些,但是皆要顺应金州军事。

虽然唐清安还没有建镇,却已经有了初步的獠牙。

“将军未雨绸缪,目光之长远,的确是我等需要多加学习,只不过虽然各岛木料不缺,但是却没有船匠,难为无米之炊也。”

唐清安笑着道。

“我已经和山东方面协商好,会征调内地的船工大匠来金州,这些时日,你们把民匠都组织起来,等船工大匠到来,就立刻开始撑起船厂。

又不是修建沙船,渔船嘛,总是要简单容易些,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一定要尽快造出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