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算账

“孤寨难守,所以需要左右呼应,即可以牵扯敌人的攻势,也可以寻机毁敌人的粮道。

前者保护寨子不失,后者让敌人无法坚持三个月。”

唐清安又开始跟李如靖算账。

“十倍而围之,加上此处的险地,敌人至少三千人才能造成威胁,敌人深入此处,运送粮食的损害,是不是翻倍的增加?

围困三个月,将近万石的粮草,他的后勤压力,远远大过守方,对吗?”

见李如靖没有疑问,唐清安不再继续深讲,开始布置作业。

“你把刚刚我说的事情,这几日好好的琢磨一番,最后有哪些感悟,告诉我之后,我们再来商量对错。”

唐清安最后认真的告诫。

“靖儿,切记水无常势,兵无常形,人无常态,事无常规,刚才说的事情,你一定不能把自己框住了,陷入了死胡同。”

“例如务食于敌,以战养战,敌人的后勤可能就会减轻很多。同样,乡野村户余粮不多,需要散出去多少的军士,掠夺多远的地方?最后会不会得不偿失?”

“再例如,守寨士兵有无军心,就像你二叔的理念,认为形势在德不在险,军心远比地势重要。”

“你二叔说的很对,要是守寨士兵军心涣散,敌人一攻即破,那再多的谋略也是无用。”

“而如果士兵没有士气又怎么办?”

唐清安忍不住又说多了,见李如靖眼神开始茫然,才克制了自己的欲望,笑道。

“你不要着急,更不要想着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通透,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什么疑问就先记下,我们父子两再来剥析。”

李如靖默默把干爹说的话记下,一边赶着骡车,一边思考。

教学要一步步来。

最重要的是提起孩子的兴趣,唐清安刚才讲的这些,并且让李如靖感悟,都不是最终的目的。

他准备教李如靖算数了。

李如靖很聪明,学习算数不会有什么困难。

平庸的老师,会照本宣科。

自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