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马上取功名

老宰相苏颂出马,立马就惊动了皇帝。

皇帝听了苏颂描述的前景,颇为意动。

赵煦年纪不大,但心很大。要不然,他在亲政之后第一个年号就改了绍圣。

他要追哪位圣人?

还不是他爹神宗皇帝。

可见,赵煦是不甘心做一个毫无建树的皇帝,浑浑噩噩的在皇宫里待一辈子。他躁动的不安分的心,早就解渴难耐了。但变法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验证变法对大宋的意义。还要面对无数的反对和抵触,前路漫漫看不到终点。

可建造两座钟楼,似乎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变法的成功与否,对于赵煦来说太遥远,即便成功了,他也只能在皇宫里傻乐,但是钟楼就不一样了。

这是在皇城里建造,等于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化腐朽为神奇,将两座奇迹搬到了他眼前。

皇帝心动了,宰相章惇自然也不能敷衍。

找来李逵问:“要多少钱?”

“两百万。”

“滚。”

“一百万!”

“你看把我卖了,直多少钱吧?”

“一百万贯,分三年给,不能再少了。再少就办不成了。”

对于像这种讨价还价的事,苏颂这老头子坏的很,根本就不参加,只能让李逵去。当然,李逵也不是空着手来了,皇家大工程的消息,已经把京城三个衙门给惊动了。

首先是工部。

其次是太史局。

最后才是匠作。

匠作是个官职,也是个衙门。在秦汉时期,将作大匠甚至还是九卿之一。但到了隋唐之后,匠作的地位大大降低,主要原因就是朝堂设立了工部,将国家对大型工程,军械等种种从匠作身上剥离出来,归给了工部。匠作就渐渐的剩下了个空壳子。但皇家营造,还是得匠作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