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页

看着多年不见的大“大人”现在居然变成了小老头,甚至比孟舅舅还老态龙钟,卫孟喜心里感慨不已。

看来这么多年孟伯安的日子并不好过。

“爹啊,儿不孝,不孝啊……”孟伯安跪在地上,把那响头磕得“砰砰砰”的,眼泪鼻涕哭得一脸一身都是。

“爷爷,我们想您啊爷爷,从小我就是听着您的故事长大的爷爷,这是我儿子,您的重孙。”

一个走路还不稳的小孩,被他们按在地上,“快叫太爷爷。”

小孩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又被大人按着,顿时扯开了嗓子的嚎,“呜呜,不要!肥家家!”

“傻宝,这儿就是咱们的家,你爷爷小时候就是在这栋宅子里长大的呀。”

孟金堂的脸色从一开始的青黑,慢慢恢复正常,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们一家子表演。

虽然他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但大儒商的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卫东几个孩子对视一眼,连呼吸都不敢了似的——原来和和气气有求必应的舅公,发起火来是这个样子。

卫孟喜用脚趾头也能想到,这一家子大张旗鼓拖家带口的回来“认错”是为了什么,钱呗。

换了一般人在孟金堂的立场,不仅不会回来,说不定还会对这片土地产生不可磨灭的恨意。但他从小接受的是爱国主义教育,是归属感,他不仅回来了,还很热衷于这边的慈善事业,自从那年知道卫孟喜每个月五号给残联基金会捐款之后,他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只不过,跟卫孟喜直接捐钱不一样,他是捐物,就像上辈子的卫孟喜,给贫困落后地区的儿童直接捐衣物和学习用品。

每一年花出去的钱,少说也是四五十万,这可是1992年啊!

前几年老大一家不敢回来,估摸着是怕政策还会有变,怕被牵连,后来观察了几年,见是真没事了,他就动了这心思,但孟金堂连门都没让他进。

今儿能进来,多亏是过年,老爷子不想当着小喜一家和露西福瑞珍珠的面发火。

让他进来,是孟金堂的教养,剩下的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事情,不能让这么多小辈看见,干脆就说:“走,我带你们逛灯会去。”

朝阳县的灯会那是闻名了一千多年的,以后都能申请非遗保护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