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页

第二天一早,依然电话不断,但话务员们已经知道怎么处理了,先用交定金签合同过滤掉一批无效客户,剩下的也不需要她们主动推销,因为大家都是冲着广告和报纸文章来的,能亲自来看一看工厂,岂不是更好?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侯烨和张兆明就带着一批男工人去市区买点花花草草来种上,将门头和院墙装饰一番,就是车间也打扫干净,亮堂堂的,当天下午,说好的那三个客户就来了,这时候就是张兆明这个销售科主任大展拳脚的时刻了。

他先带着客户们参观了一圈,万里文具厂别的不敢说,但在厂容厂貌上,那是真的没话说:厂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好,空气清新,视野开阔;工厂占地面积大,还有大部分是圈出来的空地,经过一个夏天的生长,野草都长成了绿茵茵的足球场;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厂房先进,车间环境整洁卫生,就是工人形象也很好。

看了环境,基本都是无二话,立马就能签合同。

因为这些,就是一个厂子的底气。

签完合同,张兆明当然也要好好招待他们一下,毕竟都是大单子,又都正正规规交了定金,各种程序完备的。

吃饭喝酒唱歌一条龙,接待费花得不少,但利润也大嘛。

卫孟喜知道接待这些一定规模的个体户一定少不了喝酒唱歌,自己就全程没有露面,让张兆明折腾去。

从第三天开始,类似的单子就犹如雪花一般飞来,哪怕开足了马力三班倒,单子也排到了三个月之后,别说卫孟喜和侯烨,就是工人们也很高兴,直呼春天来了!

是的,春天来了,卫孟喜都不敢相信,侯烨这条广告配上自己的报纸报道,居然把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文具厂炒起来,因为电话太多,需要咨询的客户很多,卫孟喜干脆就又招了几名高中生来帮忙,她们接到客户资料,张兆明负责签合同,生产任务就由张春明来分派和安排,成品一出,就联系客户付尾款。

有的是客户自己亲自来提货,有的则是需要张兆明派人送到火车站,上车跟车一直到亲自交到客户手里,一时间厂里一个闲人也没有,就连侯烨这老板也忙得脚不沾地。

幸好,当初老陆帮他们改造了设备,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再加上工人们也是熟手,每天三班倒的干,一点岔子没出,订单也能陆续完成,几乎都是提前交付的。

订单一交付,钱自然就哗啦啦的来,卫孟喜觉着,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股东分红了。

这边局面打开,所有人都能各司其职,卫孟喜就暂时放心的回金水煤矿去了,因为她呀,想孩子啦!

她老闺女可是一进门就抱住她拱的,“妈妈你怎么去那——么久呀?”

“妈妈你别去出差了,我少吃点,不花你的钱,我快点长大就能给你挣钱花啦妈妈。”

卫孟喜心花怒放,要不怎么说闺女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呢?她家卫小陆可不就是个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