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

别人说不管用,“到时候我老仇就是豁出这张老脸,也要想办法把标准降到175,就是你们要保证他的营养能跟上,后期要是到不了180,我这面子……”

卫孟喜忙感谢他,其实这么多年卫东能懂事这么多,也是仇大叔的功劳,他经常在两个村子之间来回跑,就是为了教卫东打篮球,上次去市里参加比赛就能看出来,有些小男孩也有专门训练过的痕迹,可卫东这是省体队教练一对一辅导,哪怕是个普通孩子也要比他们强了。

他不仅教他体育,还教会他很多做人的道理,譬如以前卫东很爱惹祸,很冲动,性子急,一急说话就是颠三倒四言不由衷,卫孟喜说过好几次,但效果不明显,仇大叔来了以后,也不知道是怎么收服他的,反正架不爱打了,说话也不急了。

这些好的改变,当父母的都是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头。

卫孟喜要留他吃饭,他说家里还有事,就急匆匆走了。

晚上,卫孟喜跟老陆商量了这事,俩人都觉着可行,与其花钱把他送去一中吊车尾,不如就痛痛快快去体校,既能练体育又能学点文化课,也不求学得多好,但不做睁眼瞎就行了。

毕竟,孩子现在的成绩就在这里摆着,班级中游而已,去到一中能不能跟上进度还不知道呢。

第二天,两口子单独跟卫东谈了这个事,问他怎么想的,小子肯定是巴之不得,要是明天能去他今晚就能辍学那种急切。

好吧,卫孟喜放心了,就一边等着仇大叔那边的消息,一边在家保持与文具厂的联络。

侯烨那边的消息是最新的,目前订单量已经完成五万多支了,还剩一半不到的量最多半个月就能完工,侯烨这小子也是胆子大,居然联系了施密特,也不知道怎么沟通的,跟来人居然还意外的投缘。

卫孟喜心说,这小子也不是完全的一无是处,像施密特那样的老顽固,自己去联络人家还爱答不理的,侯烨上场,居然还能请动他大驾,亲自到万里文具厂转了一圈。

美其名曰请他参观指导工作,其实就是向施密特证明厂子的实力。

听彩霞说,这小子也不跟员工们说有谁要来,只老早的让大家伙那天不能调休,把厂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了那天地上不能看见一粒灰尘,就是服装也必须统一,所有女工把头发扎紧收进帽子里,男工一律出去理发,头发不能过耳尖。

卫孟喜当时听说的时候,也没放心上,以为他是心血来潮又干嘛呢,谁知道晚上彩霞就打电话来说今天白天厂里来了个黄头发绿眼睛的老外。

她这才知道,侯烨是真在做事,因为第二天他邀功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施密特同意将剩下的十万支订单也交给他们!

卫孟喜第一次真心实意的夸奖了他,把小子乐得,尾巴又翘起来。

有了这层关系,他在港城打的广告就变成了——万里文具厂是施密特文具亚洲最大代工厂,这个招牌打出去,确实是又多了好几个单子,跟以前比起来也算好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