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页

洗把冷水脸,人立马清醒过来,卫孟喜打辆车,顺着那一大片烂尾地方转了一圈,心里感慨不已,就这么大一个地方,偏僻是真的偏僻,跟其它工厂比起来,周围一片荒野,难怪大家都嫌弃。

可在她看来,这里通水通电,还通路,已经具备了开设工厂的基本条件,只是后期工人过来以后,生活住宿确实是个问题……但也不是解决不了。

不用几年,深市的发展就要扩展到这边来,三十年后这片区域还能算深市繁华地段呢!

张兆明则是指着那灰不溜秋建了一半的厂房框架叹息,“都到这个程度了,再坚持半个月就能完工,废弃实在是可惜了。”

卫孟喜何尝不这么想呢?

这套半成品,已经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文具厂内部车间结构跟玩具厂其实差别不大,对空间大小、楼层高矮和水电接口都是一样的,接手过来立马就能改头换面,她越想越觉着可行。

当即,中午又约了韦向东吃饭,把自己想接盘的事情说了,让他帮忙留意着,自己先回去筹钱。

这时候很多政府工作已经慢慢布上正轨,不像前几年了,即使要接盘,也要等着管委会专门召开一场这个地块的重启部署会议,需要重新招标,而参与投标的,按照上个月另一个烂尾项目的流程,是需要先交付标的一半的保证金,证明你不是去闹着玩玩的。

为了具备这个竞标资格,她至少得先准备七十五万的现金,还得准备各种材料,这些她上辈子从没接触过,当从韦向东嘴里听见公司资质简介能力信誉这些名词的时候,卫孟喜这个学工商管理的,居然发现自己又犯了个严重错误。

她的美味系,居然还没正式注册成公司!

看来真是上辈子草台班子干久了,没什么见识,以为有个商标,有个工商营业执照和厂子就行了,居然连这种最基本的操作都没想起来。

她要来竞标,即使只有她一家,那也得有个像样的公司名字才行啊!

问清楚需要哪些材料,卫孟喜当即就让韦向东留意这事,哪天开会了有什么进展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她,她赶紧回石兰去准备材料。

终于,赶在1987年最后一天,卫孟喜回到了矿区。

胡小五的车子刚停下,孩子们就呼啦啦冲上来,“妈妈”“妈妈”的叫个不停,像在窝里等待鸟妈妈归巢的小鸟儿们,张着嫩黄色的大嘴巴,叽叽喳喳。

卫孟喜在外头最想的就是孩子,男人她都忙得想不起来,可孩子是天天吃饭睡觉坐车都在想,他们有没有好好做作业,也没有好好复习,有没有闯祸,周末去上兴趣班的小五有没有将他们安全送到……一串串,虽然自己在家的时候也不算什么问题,可在外,就是老母亲最担忧的。

她先挨个看了看,摸了摸脑袋,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好像大家都长高了点,卫东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