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页

就这样,四个店员守一个店,还忙得水都喝不上一口,一天下来营业额居然破六百!

可以预见,等到正式开业的时候,生意要火爆成啥样。卫孟喜于是又紧急培训了六个年轻人,算是招的临时工,说好开业前一天加开业后一个星期去帮忙,一共八天时间,包一日三餐,每人开三十块钱。

等到开业那天,事实证明,她的准备是对的。

得益于无处不在的各种手段的广告和造势,1984年国庆节前一天,他们才刚准备开门,听说门口就已经有家长在排队了。

今天是工作日,但没办法,孩子要买文具,总不能让他们自己翘课出来买吧?只能家长们上班路上顺便去排个队,或者请半小时的假来咯。

在阵阵鞭炮声中,卫孟喜请来工商局徐良局长,他带来文化局局长,以及对面新华书店的总经理,举行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开业典礼。

跟徐良打交道,尤其是请他帮忙,卫孟喜本来有点犯怵,但远在京市的陆工,就一个电话的事,徐良就自个儿上门问小卫啥时候开业,他要来“凑热闹”。

卫孟喜简直受宠若惊,她原以为他这么正派的人,是绝对不会喜欢跟个体户打交道的。

但她还是低估了陆工的魅力,也低估了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

反正,有了两大主管单位领导的肯定,又有了对面国营单位的背书,卫孟喜的开业是怎么盛大怎么来,请了舞狮队不算,还请了花灯队的,各种乐器一响,从早跳到晚,看热闹的老百姓把周围两条街都给堵上了。

她带着几个孩子在店里帮忙,不是补货就是找货,孩子们也忙前忙后满头大汗,终于知道妈妈工作有多辛苦了。中午居然主动说以后都不花妈妈的钱了,他们要寒暑假和周末来店里打零工,自个儿挣钱花。

卫孟喜:“……”

可拉倒吧,你们老母亲这么辛苦,可不是开店让你们来打零工的,该学啥学啥去。

这边正吃着,那边又有人进来了,卫孟喜随便扒拉几口,自己出去换晓梅她们几个回来吃。吃饭都要轮换着去,这么好的生意,卫孟喜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店里,进来了一群八九个少男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卫孟喜从他们谈话内容得知,已经是高三的了。这样的学生,推荐啥都没用,因为他们马上就要高考了,最实际的就是备战。

“同学你们看看想买啥,我们店今天有一款钢笔不错,金属笔身,造型时尚,笔握处还有个凹陷,写字写久了手不容易疼,笔夹还是青花瓷式样的……待会儿买满三十还能送你们一瓶英雄牌墨水,不堵笔,书写非常顺畅。”

广告词都是事先想好,设计好,写好,每人一份发下来,需要提前几天倒背如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