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页

“不过,能使得动省长家小孩帮忙跑腿,给我送菜谱,那应该不是苏奶奶。”

毕竟,苏玉如可是很讨厌跟官场上的人打交道的,就连张劲松李奎勇她都懒得搭理,更何况是就在自家祖宅对面办公的政治人物,说不定看着她就会勾起以前的苦难回忆,恨还来不及呢。

孟舅舅终究是见过大场面的,“算了,想不通就算了,这人只要认识你,或者背后默默关注你,总有忍不住的一天,等他来主动相认便是。”

“要实在想知道,可从金维鸿身上下手,看看这世上最恨他的人是谁。”

卫孟喜点点头,这些都不着急,她现在就跟个孩子似的,得意的捧出菜谱,“舅舅你快看。”

一老一少在白炽灯下,把一本旧书翻来覆去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东西是真的,但最好是誊抄两套下来保存,用只有你能看懂的符号,保密。”

这倒是跟卫孟喜的想法不谋而合了,万一真本坏了或者丢了,就相当于多做几个备份,而用自己才能看懂的记号来标记,卫孟喜自己上辈子就是这么干的。

她经过多年餐饮经验、客人反馈反复试验总结出来的几道拿手菜,都是自己记在小本子上的,但她不认识几个字,这就是最大的劣势,在这种时候反倒成了优势——无论谁偷走她的菜谱都看不懂。

当然,誊抄几份不算,卫孟喜还要背下来。

纸质的东西会毁坏,但记忆却不会。

至于刚计划要买门面,也暂时先搁置一段时间,菜谱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接下来几个月,金水煤矿的群众发现,小卫老板跟小和尚念经似的,无论走哪儿嘴里都念念有词,可走近吧又听不清到底是啥。

陆工也发现,自己妻子现在不忙着看书了,而是背书,还是背一些他听不懂的东西。

首先,菜谱大多数都是繁体字,她为了转化成自己认识的简体字,鬼知道她光查字典就查了半个月。

《珍馐录》虽然已经竭力精简了,可做菜跟写文章不一样,没一个多余的字,凡是写在上面的都有用,例如几分熟,去滓煎,再煎,后下,烊化,包煎啥的,看起来很像煮中药,但凡错了一个字,或者少了一个字,做出来都不是那个味儿。

再说烹饪器具,同样是铜制的,有铜锅、铜杯、铜炉,烹制菜品不同,使用的器具也不一样,卫孟喜简直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