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

接下来几个星期,狗蛋兄弟俩都来矿区过周末,偶尔有空苏大娘也来,呦呦家成了窝棚区第一热闹的人家。

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定期的愉快的缓冲,他们对新学校似乎也没那么抵触了。

卫东常说的是学校里的事,“我们班那个谁”,“我们学校哪个地方”,似乎他的生活处处充满乐趣,哪儿哪儿拎出来都能作为一个单独的话题。

狗蛋虎蛋不为别的,就为了能跟好朋友多一点谈资,渐渐的也会留意学校和班级里发生的有趣的事,留意那些有意思的同学……慢慢的,这不就融入新学校了吗?

苏大娘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终于低下她高贵的头颅,承认自己以前太独断专行。

祖孙关系渐渐的也亲密起来,这种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这边加工厂已经改造得差不多了,那边派出去的二十多名推销煤嫂们,也源源不断带回新的订单。

其实,一开始煤嫂们连金水市都不敢去,总觉着踏出矿区就是要她们命一样害怕,后来约着伴儿,又有晓梅带着,大家渐渐的敢到省城去,经过两个月,居然连下面的其它地州市县城也有她们的踪影。

美味卤肉加工厂是从徐良和工业局那里拿到批文,正式建起来的,有公章和程序,介绍信一开,章子一戳,她们想到哪儿就到哪儿。

这种出差卫孟喜也不是让她们白跑,在每个月十块底工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每天两块的出差补贴,只要拿着招待所住宿证明回来盖章就能报账。

没办法,石兰省底下那么多地州市,那么多饭店招待所,都是市场。

单凭卫孟喜和李晓梅,是绝对跑不完的,更何况她还得管孩子,还得抓自己的学习,不想把自己搞太累,那就花钱找人干吧。

到1982年国庆节后,卤肉加工厂的订单量已经多到每个月八千了,这还只是订单,加上两个门店的收入,一个月流水轻轻松松破万,就是净利润也足有五六千,是没搞加工厂之前的两倍。

卫孟喜第一次意识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甜头!

当然,这只是按销量计算,只是计划……要真能把这么多量的卤肉生产出来才算真挣到钱。国庆节后第三天,金水煤矿的前后大门上,同时张贴出一份招工启事。

“真开始招工了?”

“有没有识字的帮我老太婆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