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页

以前,省城的市民们,想要吃鸡鸭鹅得去专门的商店和市场买,还是凭票限量供应的,遇到逢年过节去晚了都买不上,很多市民虽然是城里人,但过年桌上没肉也是时有发生的。

但卫孟喜为了感谢高家在落户和宅基地上的帮衬,进一步投桃报李,给高开泰介绍了这门生意。

她认识刘香,刘香是书城市第一肉联厂的采购科主任,他们厂不仅屠宰猪,还杀鸡鸭鹅,这些东西不像猪,去乡下或者公社一收就是几百斤,鸡鸭鹅每只也才六七斤,现在又不像大集体时代,以公社和生产队为单位,他们需要下乡去,挨家挨户的收取。

有些偏远地区,单天还不一定能来回。

刘香这采购科主任,还有一个更大的难处——派谁去收鸡鸭鹅都是得罪人,而肉联厂是公认的肥水衙门,能进来的都是各种领导关系户。

麻烦,效率又低,利润也不大,还会得罪人……这项工作就是肉联厂的鸡肋业务。

卫孟喜听说她的难处以后,知道她现在的困境要解决倒是容易,可以参考后世很多国家单位的办法——外包制。

很多不景气的科室,为了提高效益,医院都会直接承包给私人或者私人单位,只要他们在政策红线之内经营,能把科室搞活搞好,就是一举双得的事。

于是,她就介绍刘香和高开泰认识,让高开泰给他们收,要什么样的鸡鸭鹅,要哪种规格重量和年限的,他试着干了两天,发现能给采购科省很多事,刘香就同意了。

反正他开着拖拉机,十里八村走街串巷,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他都去问,每天也能收个几百只,可不就正好是肉联厂的量吗?

这种东西本来各个村的价格也不一样,他拿去肉联厂还能再赚个差价,一来一回就是二十多块,比以前卖菜那是强太多了!

高三羊现在对卫孟喜,那是比亲闺女还亲,小卫说的话,就是没道理他也要听的,上次高家族里一位叔公做寿,他直接把卫孟喜带上,当场就介绍给村里所有人。

那也是卫孟喜第一次感受到宗族的奇妙,在外界的认知里,他们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是民风彪悍,但真正走近了会发现,他们的团结和热情,是菜花沟村民没有的。

谁家要是有啥困难,只要吱一声,族里都会捐钱捐物出力,这种行为不是强制性的,全靠自觉,也不是家家都一定要达到某个量化指标,高三羊鼓励量力而为,有钱的多出点钱,有力的多出力,帮着族人过了这道坎,以后自己遇到困难,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这种更有人情味的村子,卫孟喜觉得能在旁边看着都羡慕,谁知道也有被强行拉进去的一天?

高开泰都不敢看她,烫头发后的小卫妹子太漂亮了!

他只是红着脸,眼睛看向别处,“我……我就不喝了,妹子你哪天要有空的话,我爸让你来一趟,他说有事想跟你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