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适合自己的方式

大国重坦 华东之雄 1751 字 5个月前

它的作用,就是把光学影像转化为电信号。说起这个来,首先能想到的自然是电视摄影机,这已经是实现了的技术了,不过,电视摄影机,那是通过扫描手段,把一幅图像分解成为一个个的明暗的亮点。

而 d,则省略了这个电子束扫描的步骤,它直接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质,一个点,称作一个像素,直接就能感光。一块d上包含了大量的像素,同时感光,就形成了一幅图像。

如果说d的话,那在后世,已经进入了日常生活之中了,手机照相,用的就是它,在手机之前,则是数码相机,不过,数码相机已经是九十年代甚至是新千年之后的工具了,但是,要说这种d的历史,其实从七十年代就开始研发了。

在早期,东方大国研究出来的这种技术,其实和世界都是同步的,并没有多么落后,国内现在也能生产,当然了,这种点阵的密度,和真正传输照片还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用来分辨坦克的轮廓和那个红外线干扰源的轮廓,还是够用的。

对方给了干扰信号,那就只要加一个分辨的装置,知道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也就足够了。

秦振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秦振华是有所保留的,在和老巴人的会议上,这个想法肯定已经出现在脑子里了,但是他并没有说出来,一直到现在,回国的飞机上,秦振华才和王利民说出来了这个想法。

不用有大幅度的改动,只要把己方现有的导弹,增加一个专门的d的光学测角仪,作为备份,自然就更合适了。

当然,这玩意儿没有夜战能力,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战斗还都是在白天爆发的,哪怕是现在的导弹,也是在白天才能操作的,射手总得看到目标才行啊。

秦振华给王利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不一定非得用一些高大上的东西,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还是有可能解决问题的。

“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的导弹,哪怕是以前的红箭-73,或许也能用这种方式来改进。”秦振华说道。

东方大国是善于发扬自己的艰苦朴素的作风的,一款采用手动控制的红箭-73导弹,屡次改进,硬是给服役到了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