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轻武器的展示(加更2)

大国重坦 华东之雄 1803 字 5个月前

小伙子兴高采烈:“我叫哈桑。”

然后,他熟练地端起来了这把步枪,做着瞄准的姿势,枪内并没有子弹,不用担心他突然暴起发难,万一遇到个脑子有问题的,那就惨了,所以,这里的所有武器,都是没有弹药的。

“看到了吗?你在瞄准的时候,看准星的时候,发现不同了吗?”秦振华热情地向着哈桑介绍。

56冲,是从ak47步枪上改进过来的,两者的外观,看起来似乎一样,实际上是有一些区别的,熟悉的人,更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首先,瞄准的时候,三点一线,表尺,准星,目标,三个点在一起,准星怕磨损,所以在外面需要有一个罩子保护着。

前苏联以及其他国家生产的ak47的准星主要为半包式的护翼准星,上面是有缺口的,而在己方的56冲得身上,则改成了全包式的护翼准星,一个完美的圆弧,将它给包裹起来了。

说起来,这个设计的改动很简单,在夜晚等观瞄环境不佳的情况之下,没有经验的士兵和使用者可能会把枪口的护翼当成准星来进行瞄准,这样就差的远了。

当然了,这只是个小小的改动,另一个不被人观察到区别的,就是它的机匣。

机匣,可以说是一款步枪最重要的部分了,它承担了装填子弹,退弹,复进等等的一系列的动作,这是钢制结构的。

钢制结构,就有不同的加工方式了,冲压,锻压,铣削等等,其中,前者最方便制造,但是精度低,后者的质量上乘,但是产量低。

毕竟,铣削那可是用一整块的铁,切割出来的,其中造成的浪费不说,仅仅是加工,耗费的时间就很多,而冲压呢?上了冲床,咔嚓咔嚓就出来了,然后把几个部分铆接起来,相当方便。

西方一般采用铣削的方式,他们追求的是质量,而东方大国,追求的是产量。

原版的ak-47,不同的批次,采用的方式也不同,第一型采用冲压机匣,第二型采用锻压机匣,第三型采用铣削机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