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坦克帽

大国重坦 华东之雄 1695 字 5个月前

到了二战结束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美国人想了个办法,把坦克帽做成两部分,里面是软的,外面是个硬壳,这个硬壳作为一个模块化的部件,算是运用模块化思想的典范,到了后来,有了凯夫拉纤维防弹材料,造出来的重量轻,防护力强,后来就逐渐成为了北约坦克手们的制式头盔了。

其实,要说最帅的坦克手,还是德国的,二战时期的老毛子天天戴个拉风的坦克帽的时候,德国人的坦克手,那是直接戴着军帽,然后加上耳机和话筒的,那叫一个帅气。

德国人不怕磕头,因为人家的坦克内部是软包的,里面都是皮革和海绵的内衬,德国人最终输掉了战争,怕是也有这个因素,他们造的武器,都是相当讲究的。

总之,在这个时代,西方都已经开始采用硬质头盔了。国内依旧是坦克帽为主,所以,秦振华就特意地采购了一批,然后带过来,首先装备给80坦克部队,这也算是新坦克配新的头盔了。

好奇的刘大军戴了上去,果然,感觉是不错,不重,很舒服,透气性也好。不过,戴了之后,他还是摘了下来。

“振华哥,这阅兵的时候,戴这个玩意,不合适啊。”刘大军说道。

上级其实早就确定下来主要的阅兵装备了,坦克帽上虽然没有细说,但是,那还用说吗?必须是咱们自主研发生产的才可以。

戴着这东西参加阅兵,那让西方怎么看?

秦振华笑了笑:“当然不合适,我只是让大家试着戴,然后,我们一机厂的相关分厂,争取吸收这种坦克帽的技术,开发出来咱们的新型坦克帽。”

阅兵式上,当然要是咱们自己的装备了,大到坦克,小到坦克帽!

从长远角度来看,硬质的坦克帽,以后必然会是一个主流,除了结实之外,还可以兼容新型的耳机和话筒,随着坦克技术的不断发展,坦克内部的噪音也会逐渐降低下来,坦克手最终会从喉头送话器变成嘴边的话筒的,那个话筒,用坦克帽可不好固定,头盔才容易固定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