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果政策放宽,允许每家人能有自己的一块自留地的话,估计饥荒年也要好过一些吧?至少可以由自家把控,不用守着每家的定量了。

据说之前还是吃大锅饭呢,但饥荒来临后,就领着救济粮,各家吃各家的了,光靠着村里仅有的一点农产,都还不够上交粮站,更何况还要养着村里这么多张嘴。

第116章 116,定额量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限制的问题,如果允许每家人自己种点菜地,再怎样也能增点产,虽说不能当主粮吃,好歹还是能够垫垫肚子吧。

但现在说自留地也是无用了,如果是饥荒之前,或许每户人还能守住一点菜种,不至于饿死人,可现在连种子都稀少至极,还种什么地啊。

所以,想要推进大环境的变好,这种子,是关键啊。

“那咱们家还有菜吗?”慕伊人看着一小盆的土豆片,心里暗暗叹息,这点量,即便加上野猪肉,也不够一家子吃啊。

咱们家?听到这几个字,秦明生的心,莫名涌起一丝涟漪。

“村里地窖储放的蔬菜都是定额的,一周分一次。”

饥荒年,土地干旱,粮食大大缩减产量,头一年收拾出来的粮食,勉强能够达到上缴的任务数量,但第二年更惨,连上缴的定额粮食都达不到,好在上面减少定量,村里人还能留下一些粮食。

饥荒年,无论是粮食还是蔬菜,种下去后,都只能收回两三成的份量,于是,饥荒越来越严重,入不敷出,有些地方竟然颗粒无收,为了救济,国仓放出了不少的粮食。

甚至,就连粮种都拿了出来,以致于第三年更加惨重,一些地方空有土地,却没有粮食可种,为了救命,只能靠着从其他地方支援过来的救济粮。

就如此,东拼西凑的填补方氏,国仓都几近掏空了,他们村子也多亏了作为生产队长的秦跃进,饥荒当初,就多留了一个心眼,留下了几种蔬菜种子,这才让他们村子还有蔬菜可以吃,但也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