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谢相 若花辞树 2353 字 2022-08-30

刘藻正双目轻合,手中把玩着一个玉如意,漫不经心地听听李琳念奏疏,乍闻丞相求见,面上便有喜意。

李琳悄悄瞅了一眼,瞥见她眼中的笑意,心下便有些不是滋味。这两日陛下一直都不怎么有精神,连奏疏都不愿看,召她来念给她听,她以为陛下精神困倦,故恹恹不乐,不想丞相来见,她便容光焕发,不见半点萎靡之色。

刘藻忙坐起身,将如意放到一旁,开口宣召。

谢漪入殿,先行大礼。

刘藻喜道:“谢相免礼,快坐。”

谢漪却径直跪下了,伏身长拜,道:“臣今日为谏主上勤政而来。”

她这一跪,殿中氛围都不对了,众宫人敛声屏气,刘藻起身,面上有惶恐。李琳见此,也不好坐着,将手中的竹简放下,敛袖而立。

刘藻早忘了殿中还有一个李琳,她绕过御案,三两步跨到谢漪身前,弯身扶她,口中急道:“有什么话,卿家起身再说,不要跪着。”

谢漪不肯起:“请陛下允臣说完。”

刘藻便显出束手无策之态,扎着手直起身,脸上似乎有些下不来台,讷讷道:“那卿说。”

谢漪便说了:“陛下荒诞一月有余,不阅奏本,不见大臣,专精于蹴鞠取乐,嬉玩笑闹,全无人君之态。臣下忧心社稷,常有劝谏,陛下皆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不纳谏是为无道,嬉戏宫闱乃为昏君之兆,思及汉室宗庙,天下苍生,陛下仍不思悔改吗?”

这番话说得辞气严厉,甚为无礼。刘藻面上红一阵白一阵,明显下不来台。谢漪还在地上跪着,仿佛皇帝不说悔改,她便绝不起身。

李琳看得惊怕不已,在角落里站着,一时看谢漪,一时又瞧皇帝,唯恐丞相触怒陛下,遭君王厌弃。帝相不合,非吉兆,朝中恐有动荡。

然担忧同时,又隐隐含盼,倘若陛下当真厌弃了丞相,她兴许就有希望趁虚而入了。

如此摇摆,一时间,她倒比大殿正中的二人更为焦急忐忑。

刘藻见谢漪长跪,不免心疼,她踟蹰半晌,干脆直接将她从地上拖起来,气急败坏道:“别跪了,都听你的。”

她骑射挽弓练出的力气,谢漪哪里是她的对手,还不及挣扎,就被一把拉起来了,又听她的话语,极为敷衍,当下更生气了,冷下面容道:“陛下可是觉得臣多事?”

刘藻也不高兴,勉强克制了怒意,道:“丞相以天下为重,朕颜羞愧,岂有不满?”

还是敷衍。谢漪看了看她,见她神色间压抑怒意,眼底还有一抹不易察觉的小委屈,便要心软,她见不得刘藻委屈。但想到大事为重,她又克制了,以冰冷的语气说道:“陛下且说说,今后当如何?”

先说她是昏君,又逼着要她承诺,刘藻郁郁地望着谢漪,谢漪则不退让,无分毫愧色地与她对视。

最终还是刘藻败下阵来,她正要开口保证,余光忽瞥见角落里还站了个人。她惊讶道:“你怎么还在?”

李琳窘迫,不知如何言说,只得弯身作揖。

刘藻皱了皱眉,道:“快退下。”

皇帝都下令了,李琳自不好在留,行礼退下,她经过谢漪身旁,忍不住看了她一眼,谢相则将目光落在陛下身上,全然不曾留意她。

李琳快步而出,合上殿门,对着殿外空旷无边的天际,轻轻吁了口气。她人小位卑,从前也只远远地见谢相,只看到谢相一身位极人臣的威严,方才走近了看,才察觉她身为女子的柔美细腻。

原来陛下与丞相相处是这个模样的。难道陛下是看中丞相直言劝谏的忠贞?再一想谢相的确有正义之气,她便断定自己所想纵不全对,也相去不远。

她一面往宫外走,一面又回忆起那日池畔,陛下与谢相相拥而立的温存之态,那日的谢相可不严厉,反倒温柔贤淑,依靠在陛下身上,将自己完全交托。

李琳顿时为难起来,于公能犯言直谏,忠心体国,一片赤诚,于私又能展现女性之美,明媚动人,纤纤相依。

她原先想着以青春年少取胜便不大够看了。

李琳顿时犯愁,心想不如徐徐图之,待她再多了解些陛下的喜好,再做打算。可君王喜恶寻常不示人,她要何年何月方能了解透,要何年何月方能向陛下吐露爱意?

李琳觉得煎熬,但幻想那日,她向陛下诉说爱慕,告诉她,她爱慕陛下已有多年,一直在努力朝她靠近,陛下必会显出动容之色,她又觉等得久些,也会值得。

李琳一走,刘藻便令殿中宫人也全部退下,只剩了她与谢漪二人。

私下无人,刘藻便不收敛了,将谢漪带到御座上坐下,强行要抱她,谢漪虽觉陛下太过无正形,但还是从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