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话,跟大家说说

今天上限免,很开心,收藏开始飞速飙升了,谢谢大家,也欢迎所有的读者对于本书的品鉴,发言。

历史小说的路子本来就很窄,尤其是像在下这本书,没有写系统,或者超级大金手指的文,剧情上,有一些位置,稍微夸张一点点,这是网络小说必须要有一些手法,制造爽点嘛!希望大家能理解,e神的歌里面都唱过“不浮夸你看吗?”

当然,其实于作品本身而言,在下是希望有更多考究党,能挑出毛病,发发言的,因为这样能涨读者,或者在下的知识。

不写书不知道,一写书,就发现网友们个个都是人才,不仅长的帅,知识还丰富到令在下仰望。

不过,还是有少部分读者,读的历史比较片面,下面,就几个点,在下解释一下。

第一点,关于主角夫妇唱戏的事情,这个设计,是剧情须要,因为在下这本书,不是讲的杀杀杀,而是讲融合文化,主角对于所有人,包括少数民族,施展农业技术教化,最终成圣。

唱戏,是一种宣传文化的手段,敦煌壁画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唐初的场景,数百乐师,场面浩大的演奏,唐太宗定音律,弘扬华夏文化,也是用了这样的手段。

所以,主角稍微夸张一点的。将这个点利用起来,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它在当时对外国人的冲击,就像现代的外国电影,歌曲,棒子国的偶像剧,给我们国人带来的外国文化冲击一样。

至于有人说什么戏子是妓女啊!乐师没地位,是贱籍啊!广大书友们请原谅这些孩子们,他们只是生在了明清电视剧超多的现代,缺乏一些比较不受关注的历史知识。

那么,在下用自己微薄的历史知识,给大家稍微普及一下,说的对不对,大家都不要喷,因为每个人看历史的角度都不一样,这只是在下看到的一些比较片面的资料,得到的一个比较片面的结果。

在初唐,教坊司,是礼部的一个部门,管理宫廷乐师,相信‘礼崩乐坏’这个词大家都知道吧!所以,‘乐’在当时是比较神圣的东西,不是谁,都可以胡乱演奏的,正常人,能把神圣的东西,交给最为低贱的人来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