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再来一计

李靖的人马很快起行了,朝廷的御史团队则是要八月中旬才会出发,毕竟长安到善阳,不过一千六百多里,在这个当官的出行必骑马的时代,二十天左右的时间赶路足以,当然,这也是李世民故意将两拨人马岔开的原因。

韦叔谐也成功的争取到了一个去善阳的名额,御史品级都低,以他正议大夫的官衔,也算是朝廷监察小组的二号人物了

在岭南的咸鱼项目和关中的煤炭项目上跟孙享福展开合作之后,韦家盈利颇丰,大有崛起之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势头,韦叔谐心里很清楚,是因为孙享福这个人。

他生发的本事太多了,跟他合作,利益大大的有,所以,韦叔谐觉得善阳的这次机会,家族要全力争取。

和韦叔谐同样看清了这种势头的关陇世家可不少,于是,他们纷纷开始打听如何才能在善阳这轮招商引资会中有所斩获,很快,大家的疑惑就都被幸福村流传出来的报纸给解答了。

其实,报纸从一开是就是孙享福用出来坑世家的,此次也不例外,当然,这次的坑,基本没有人能看的出来,因为,上面写的全部都是关于商业的事情。

报纸的头条是“关于善阳招商引资大会详解”。

然后,首先就是对安北都护府所管辖的地里位置,气候条件,民风特性做了一长篇的解说,反正是将原本的苦寒之地,说的处处是宝,而且,大家还都信了,因为有成例在啊!

王家开的八十万亩香料田,马上就要丰收了,近百万石香料,谁不眼馋?

再之后,就是以一段提问回答的方式,将安北大都护孙正明的一些话语刊登在了上面,主要说了两点,第一是善阳新城的城市规划,第二安北都护府的土地规划。

作为安北都护府治所的善阳城被孙正明定位为商贸之城,这里将会有较强的工业支撑,有大宗的商品产出,完备的基础建设和服务行业,而且此地距离草原诸部的距离都不远,往西域的直线距离更是比长安近的多,新城筑起来之后,漂亮,干净,坚固,安全,非常宜居,是大唐未来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非常具有投资置业价值。

再说土地规划问题,除了让大家去善阳城投资置业开商铺之外,安北都护府的土地,也被孙享福划成了诺干份,从河曲县往朔州的这三百多里地,和以善阳为中心,向东辐射三百里,都属于一类土地。

对于一类土地,孙享福也有很明确的解释,就是靠近水源,土地肥沃,不存在洪涝干旱灾害,最适合种田的土地,这六百里之地,就是人们俗称的河套地区,粗略计算,适合耕种的地方大约五百万亩到八百万亩之间。

此后,由西往东向,差不多是从大同往乌兰察布布地区的五百里地域,被孙享福划为二类土地,有大部份地区适合耕种,有一定的水源分布,也很适合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