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南方立有反隋同盟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232 字 7个月前

众人都散去了,同明殿内只剩下杨广和杨集两人,杨广向杨集说道:“南方水师清查一案,不仅查出了大量军中蛀虫,还波及了荆州、扬州多个郡县官员。卢楚不负众望,拿下了大量与水师军官狼狈为奸的官员、南方士族、江南士族。而后,关中士族和山东士族、河东士族的势力理所当然南下,彻底的打破了南方人掌控南方的传统。”

这是两人设计、且已成功了的方案,所以杨集并没有说话,而是静听下文。只听到杨广接道:“但是南方水师一半主力、战船变成了北方水师中坚之力,使得精锐所剩无几,再加上还没有一名都督,导致南方水师成了一盘散沙。另外据智积说,江南士族对于朝廷的清理南方一事极为不满,到处宣扬北方人针对南方人、北方人压迫南方人,并以此为由拉帮结伙,结成了一个极具反隋的性质的同盟,他有些担心高智慧、汪文进旧事重演。”

开皇十年,南陈势力不甘失败,并推举高智慧、王国庆、汪文进、王仲宣等人为首,在南方发动反隋叛乱,战火很快就席卷了整个南陈旧地。裴矩正好奉诏巡抚南方,他直接带着一帮地方军将这场大叛乱给平定了,并且杀到南海郡,将这叛军残军杀了个干净。

当时的扬州大总管、平叛总指挥正是杨广,他知道朝廷虽然把声势浩大的叛军迅速歼灭、为日后的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那一场叛乱,也给当地民生带来了巨大创伤。所以当他听到杨智积这么一说,立刻就重视了起来。

杨集问道:“这个同盟之首、成员还是南陈余孽吗?”

“智积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杨广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他说对方非常隐密、非常小心。煽动民意的人都是人云亦云的普通老百姓,源头根本就无从考证。但是他始终认为有这么一个同盟存在。从他给出的证据来看,我也相信有这么一个同盟存在。”

“深有同感。”杨集点了点头:“从那流言来看,就能知道是野心家在散布,目的是挑起南方人对北方人的仇视情绪,好让他们拥有起兵的民心基础。”

沉吟半晌,杨集似乎明白了杨广的意思,问道:“阿兄的意思是让我去整顿南方水师、查此同盟?”

“我也考虑过你,可是眨眼之间,就发现你是最不适合去南方查案的人。”杨广目光看向杨集,笑着说道:“一是你与关陇贵族博弈了这多年,知道对方的路数,精减军府一事需要你坐镇,而且你精通陆上各种战术战法,即使撤并过程中出现动荡,你也能立刻将之平息。二是调查这个联盟不同于有迹可寻的清查官场,此事必将花费大量时日,我可不想让你去南方荒废大好年华。三是南方本来就有一个亲王了,要是再去一个更凶悍的亲王兼宰相、尚书令,那个本来就很小心的联盟一定缩了起来,最后根本无从查起;当然了,不止是你,只要是皇族子弟都会引起对方警惕。”

“说得也对!”杨集认同这种说法,尤其是后者,他想了想,说道:“此二事连在一起,最好是任命一个对朝廷十分忠诚的南方人为南方水师都督;另外可以让岭南冯家某个嫡系子弟到扬州江都为官。如果那个联盟想要反隋,定然尝试着与军权在手都督、岭南豪族子弟接触,拿下了这两人,等于是拿下了水师军权、交州人脉。阿兄任命这两人时,可以让他们与接触的人虚与委蛇、取得对方信任,然后找出幕后之人。”

杨集几前天正好从刘方、宋正本的手上得到冯家和冯盎的资料,他通过细细详读,以及与刘方面谈,得知冯家上下都在谨守冼夫人的遗志做人、做官,留守在岭南的冯家子弟也是异常的安分,于是他便有了进一步接触之意。

此时一听杨广说到此事,立马想到岭南大豪冯家。要是有扬州以南的冯家子弟当诱饵,势必更加容易查到那个反隋联盟。

杨广听得双眼一亮,其实他的想法和杨集不谋而合,心目中的南方水师都督人选是江都籍的来护儿,只不过神来一笔的冯家子弟却是未曾考虑过。

他颇为激动的起身走了几步,越想越觉得此法可行,忽而停了下了脚步,向杨集说道:“此法相当高明,冯家家主冯盎现在是你的部下,你好生与他详谈,看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喏!”杨集应了一声,又问道:“不知阿兄打算让谁出任南方水师都督之职。”

“正要与你商议此事!”杨广想了想,向杨集咨询道:“我打算让来护儿出任南方水师都督之职,你看如何?”

在来护儿军事生涯的履历之中,皆是以水战为主,所以北方水师创立之时,杨广一度想让来护儿出任北方水师都督,可是这里面还涉及到大势力之争。而周法尚比起“帝党”来护儿,不但履历更丰富、还是十分明显的南方士族代表人物。杨广未免“帝党”过度刺激关陇贵族,同时也是想让南方士族与关陇贵族、山东士族干起来,便启用已然从政的周法尚再度挂帅。【注】

“我看行。”杨集闻言点头道:“在高句丽之战中,我发现了几个优秀的水军将领,但是他们无法独当一面,当不了水师之首。而在朝廷之中,周法尚出任北方水师都督以后,我还没有发现一名将军比来护儿更通水战的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