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

曲明叹道:“那是当然。一直以来,细沙留下的线索并不多,当时的三队长常雨就求助于行为分析组,不过当时的很多证据都不是实证……”

听到了这里,陆俊迟皱眉。

两年以前,正是行为分析组最为辉煌的时候,领导对这个部门寄予厚望,刑警都极度依赖侧写的案件分析。在总局人们的观念里,侧写是神奇的,几乎无所不能的。

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

这样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行为分析组的一举一动。诗人也曾经和他抱怨过压力很大,案子层出不穷,很多单靠侧写无法完成侦破。

随后陆俊迟又记起了苏回曾经和他说,他很排斥无实证侧写。而且他反复强调,一定要结合证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曲明继续说着:“……最初的时候,行为分析组就根据犯罪特征给出了两份侧写,一份是月光的,一份是诗人的。两个人的侧写指向不同的方向,当时他们一直争论不下……”

“发生事故的那一天,爆炸是发生在一处餐厅里的,当时正在举行一场婚宴。行为分析组给出了具体位置,调动了警员,炸弹爆炸,引起了建筑饭店的坍塌,当日参加行动的有多名警员牺牲,此外还造成了民众多人死亡,重伤,失踪的后果。”

当年的爆炸案十分惨烈,直到事后很久才确定了死亡以及失踪名单。

“陆队……其他的,那就不是官方消息了。”曲明犹豫了一下,想起陆俊迟之前救过他,这么长时间也是待他不薄,还是说了,“陆队,关于这个案子和行为分析组的情况,我是还知道一些传闻的,不过传闻就不一定是真实的。你也知道,行为分析组由于匿名保护,很多消息是禁止讨论的。这些事出我的口,进你的耳,出了这个门,大家就当这话没说过。”

陆俊迟道:“你放心。”

曲明这才说了:“细沙案爆炸的时候,月光其实已经离开了警局。最后的侧写是诗人完成的。行动当天,诗人发布了侧写结果,警员们抓住了嫌疑人,炸弹却正好在这个时候爆炸。虽然当时撤离了少部分的群众,却没有能够阻止这场悲剧发生。”他说到这里低下头,“所以我个人来说,也不知道该怎么评述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