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苏回侧头:“不用谢我,我只是碰巧帮了一点小忙。”

实际上,这段时间他每一次遇到陆俊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不知不觉的就跟了一个案子。

陆俊迟又道:“苏老师,我有一件事不太明白,在这个案子里,我感觉你是在运用一些犯罪心理的推导,准确率也很高,可是第一次见面时,你为什么有些排斥犯罪心理侧写呢?”

苏回一愣,然后开口解释说:“陆队长你误会了,我并不是排斥犯罪心理侧写,我只是认为,那些心理侧写必须建立在实际案情的基础上。”

那次和陆俊迟见面时,时间短暂,很多缘由他并没有时间说清楚。

看陆俊迟有些疑惑,苏回握着手杖继续解释:“我个人认为,犯罪心理侧写师并不能坐在办公室里。仅凭一些照片,文件,是无法得出正确结果的。而伴随着调查,对凶手获知的越来越多,并且确认情报真实的情况下,犯罪心理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存在。”

苏回此时的说法,结合这一案的实例,陆俊迟有些理解了。

他开始去拜访廖主任也好,询问苏回也好,都是让他们站在案子的外围进行指导,在对犯罪分子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得出的侧写如同廖主任对他说的那些结果。即便其中有正确的信息,也是和错误信息混杂在一起的,并没有实际意义。

所以那时候苏回一再提醒他,不能把此时的侧写结果当作真实结果,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

但是随着案情一步一步进展,已知情况越来越多,犯罪心理侧写就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了。

陆俊迟又问:“苏老师,为什么你会反对行动分析组的存在?”